关闭

迁安加快推进山水园林特色中等城市建设纪实

迁安加快推进山水园林特色中等城市建设纪实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4:56 3000阅读

    “绿水湾畔观鱼,误作杭州花港。黄台湖边散步,堪称塞下苏堤。”提起碧波荡漾的黄台湖,一迁安市民在迁安诗词协会定期出版的《古燕山风》诗刊上写下了这样的美丽诗句。

    更让迁安市民高兴的是,眼下从黄台湖引出的水正喷涌而出,沿着整治好的三里河河道绕城而走。水到处,临水听槐、清河映柳等景点从蓝图变成现实。“我们正瞄准建设山水园林特色中等城市的目标,以提升档次为核心,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高潮,把迁安打造成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中等城市。”迁安市委书记范绍慧说。

    “规划让生活更美好”“规划即法,执法如山”在迁安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巨幅标语,这是迁安在建设城市过程中的“规划观”。建设特色中等城市,离不开一个高水平的规划。早在1982年,这市就委托省规划院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这市开始着手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科学地作出了“一河两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去年10月,新修编的《迁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在我省率先通过省规划委员会审查,为特色城市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规划明确迁安城市的性质和定位为“唐山市域副中心”城市,以钢铁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发达的滨河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目标是构建“一城两区”的城市格局,建设高效、宜居、具有山水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中心城区的规模为到2010年人口达到3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33平方公里。到2020年人口达到42万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46.2平方公里。

    为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的规划控制,保证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位,迁安编制完成了《河东区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北市区)》《滦河市区段景观概念性规划》等规划。特别是在我省率先编制了《拆违拆迁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色彩规划》等专项规划,对城市如何拆、如何建,甚至建筑的色调都有统一的规划。这些规划为城市重点区域建设、增加城市亮点、提高城市品位提供了有效指导。为突出城市建设的前瞻性和高标准,迁安聘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智囊团”,探索建立了“设计单位名录制”,在比对中选出最佳方案。为确保规划方案审批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成立了规划委员会,创立了由相关部门、专家、百姓参与的规划方案集体审查制度。

    春日的明媚阳光中,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站在迁安人民广场,放眼望去,四周塔吊林立。东侧,投资1亿多元的财富中心大厦正在加紧建设,文化会展中心、广电新闻中心已经进入后期装修阶段。北侧,投资2亿多元的天波国际酒店建设项目正加紧建设。西侧,由两位民营企业家分别投资近亿元的双子塔楼也将竣工,双子塔楼高大宏伟,塔尖直刺苍穹。这只是城市加快建设的一瞥,整个迁安就像一个“大工地”。“推进城镇化的过程,最终要表现为城镇化率的大幅度提高和区域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我们按照滨河生态园林城市定位,把好蓝图绘到底,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为契机,以超常的举措开展攻坚行动,加快特色中等城市建设。”迁安市市长郭竞坤坚定地说。“攻坚”行动如火如荼:着眼提升品位、完善功能,河东区建设全面提速。迁安在河东区的南部新市区总投资6.5亿元的北方一流的花园式医院——人民医院正加紧建设。总投资6亿元的河北工业大学迁安学院将于近期开工,迁安没有大学将成为历史。为扩大城市规模,迁安创新思路,加快推进“农民进城”的步伐,在城区的黄金地段选址建设农民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农民保障性住房一期工程即将动工。投资8亿元建设的企业办公一条街,正全面推进。未来,这里将建成迁安优秀企业的“总部基地”,成为城市新景观。按照现代工贸区和有利于产业聚集发展的标准,加快构建骨架、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推进河西区建设。在机声隆隆中,在塔吊旋转中,迁安正在迅速地长大长高。按照规划,未来的迁安中心城区向南跨越滦河,形成“一心三片”的城市格局,建成环渤海地区一座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生活富裕、充满生机、富有魅力的现代化城市。

    河畔人家、碧水花苑、金水豪庭……这是迁安正在建设的几个小区的名字,“水”在不知不觉中“流入”城市的每个角落。“每天推开窗子,青山绿水映入眼帘,四季皆景,美不胜收”,家住怡秀园小区的孟先生很是自豪。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城市建设模式是城市的通病,迁安力戒通病,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建成一座独具魅力的城市,打造三张特色鲜明的“名片”。打造“水迁安”,依托河北省第二大河——滦河穿城而过的独特优势,实施了总投资22亿元的滦河生态防洪工程,黄台湖风景区已经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唐山市十大魅力景区。在此基础上,总投资6亿元的三里河景观工程正加快建设,引滦河水入三里河,着力打造以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亲近自然为主题的现代廊道,迁安将再现四面环水的生态景观。打造“绿迁安”,虽是全国绿化模范市、国家园林城市,但迁安仍不满足,进一步加大绿色迁安建设步伐,投资1700万元、面积2000亩的滦河生态防洪工程绿化工程,投资180万元的市政广场二期绿化工程等一大批城市绿化工程全面推进,在绿化中突出绿量和整体性,注重大环境与小环境相结合,努力构筑人在绿中,城在园林中的总体城区风貌。近期将达到人均公共绿地12.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4.6%,绿地率39.4%。打造“夜迁安”,聘请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对主干道路两侧、重点道路交叉口的节点、公园广场等重点区域,体量较大的建筑单体进行全面科学的亮化规划和深化设计,投资5000万元,实施夜景亮化攻坚行动。在集中攻坚的基础上,起草了《迁安市夜景照明管理办法》,确保新建项目,同时实施夜景亮化。精心打造轮廓分明、灯火通旺的现代城市夜景景观。

    “山好水好大环境好,小环境好了我们更高兴,建了10多年的老楼房也冬暖夏凉了,换上了新装,老小区的路通畅了。”谈起迁安“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工程和“旧街老巷改造”工程,该市和平小区的王大爷说。从去年开始,迁安老房子旧貌换新颜,老街道提升档次,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发生着让百姓叫好的改变。建设特色城市需要大手笔的“写意”,让城市到处是水的绿,花的红,夜的五光十色,更需要精雕细刻的“工笔”,关注细节,把城市的每个角落建好做精,这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需要,更应是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必然选择。迁安市本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尊重民意”的原则,启动了28个城中村改造工作,彻底改善城中村百姓的生活居住环境。开工建设了总投资6602万元、日处理污水4万吨的再生水处理工程,投资7500万元建设第二垃圾填埋场,让城市更洁净。投资近亿元对4条旧街老巷实施改造、对4个小区进行节能、绿化、硬化完善,让旧小区脱胎换骨。投资7000万元,实施供热扩供改造配套工程,让城市更温暖。从制度建设入手,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市管理规范化、常态化和联动化的“三化”管理,建立了高覆盖、精细化、无遗漏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山城绕水,是当地人的福分,让当地人诗兴大发,更让到迁安的外地人赞不绝口。20年前在迁安工作过的中宣部一位领导故地重游后惊讶地说,“我以为来错了地方,早知有迁安,何必下江南,此言不虚。”香港《大公报》总编到迁安考察,在黄台湖的游船上感慨万千:“这里真有点儿像香港的维多利亚湾!”听到这样的评价,迁安人总是自豪地说,过两年再来吧,迁安会更美。

    是的,未来迁安会更美,人们会写出更多更美的诗句!(迁安信息港报道)

   

编辑: 孟令然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