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之最:国内最大古菱齿象化石在迁安
在迁安市博物馆陈列着一具保存完整的古菱齿象化石。它是亚洲地区最完整的大象化石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体形最大、保存最好的古菱齿象化石。
1991年7月31日,在滦河流域青龙河畔迁安市杨家坡村小学教学楼施工现场发现了树桩般的动物骨骼化石,文物保管所的专业人员迅即赶到现场,采取保护措施,进行清理挖掘,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大象的肢骨、肩胛骨、盆骨、趾骨、门齿、上下颌骨,而脊椎骨、肋骨腐朽严重,均属同一个体。经过修复装架,身高3.85米、体长7.50米的大象骨架完整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有关专家对该地孢粉、象的骨垢愈合程度及齿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确认其为距今一万二千余年的雄性古菱齿象,年龄约15至20岁,死因是饮水而误入沼泽,窒息身亡。
距今500万年左右,大象家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成员,它体形庞大,门齿稍弯,前额隆起,人们称之为“诺氏古菱齿象”,在我国湿热的东南沿海及温凉的东北地区和日本国等地广泛分布。它们身高约4米,以低树的嫩枝叶、野草等为食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它们从地球上消失,给人们留下了谜团和探索的课题。这具古菱齿象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冀东地区乃至全国、亚洲的古地理、古气候和象类生存进化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迁安信息港报道)
编辑: 孟令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