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全力破解难题 做好老龄工作
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83884人,占总人口的12.5%。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不断加大老龄工作力度,通过实施“四个率先”,破解了农村养老、医疗、居住难题,老龄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一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2007年6月1日,我市正式开始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达到退休年龄的参保农民每月可直接领取60元养老补贴,2008年全市实际享受老年农(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的人数为76573人,累计发放老年农(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5790万元。二是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7月,我市在河北省率先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过几年的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日臻完善,实现了在基金筹集监管、费用控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方便农民报销、程序化管理四个方面的创新。据统计,几年来我市参合农民始终保持在95%以上,到2008年底,有98.8万人次得到了5673.86万元的补偿,其中共有78036位60岁以上老年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为4570位老人报销费用497.4万元。另外我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分别为100%和100%。三是在全省率先进行了高标准的敬老院整合,将全市19所敬老院整合为5所,新整合的5所福利院占地200亩,建筑面积38500平方米,床位1815张。目前,已入住1697位老人。去年5所福利院同时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河北省三星级老年服务机构;投资3800万元的老年活动中心于2006年2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工程占地3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筹资1300万元建设老年综合福利服务中心,中心占地15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目前,接受入住老年人100余位。另据统计,全市目前有老年公寓5所,投资250余万元在各镇乡(街道)建老年活动站,461个行政村设有老年活动室。全市建有老年大学24所、60个班,专兼职教师159名,学员1068名,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四是在全省率先实现公交一体化后,又率先将免费乘坐公交车的年龄限制由70周岁降至60周岁。截至目前,全市免费乘坐公交车一项累计受惠金额30多万元。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老龄工作,重视解决弱势老年群体实际困难,全市共有五保对象2773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1691人,集中供养率61%,“五保”对象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3040元,2008年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842.9万元;同时在民政实施的医疗救助标准上对“五保老人”、“低保老人”给予重点倾斜,2008年共为45位特困老人报销17.5万元。同时,全面落实了百岁老人生活补助,为10位百岁老人每月发放长寿补助100元。此外,广泛开展《家庭赡养协议书》签订工作,到目前,全市已经签订家庭赡养协议4万余份,进一步提高了养老保障水平。(迁安信息港报道)
编辑: 孟令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