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一切为了农民增收——记实绩突出单位、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

一切为了农民增收——记实绩突出单位、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2:52 2236阅读

    2009年2月5日,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郭竞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我市实施的“122”富民工程成效显著,筹集2亿元创业基金,吸引社会投资21亿元,设施农业新增1.75万亩,涉及农户9000户,实施了3600个富民项目,带动近10万户农民参与创业,农民人均增收980元。此时,坐在台下的市农业畜牧水产局局长王书成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以农民增收为己任突出职能强服务

    “122”富民工程是我市近年来实施的一项最大的惠民工程,其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市农业畜牧水产局。市农牧局作为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全市“122”富民工程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为把这一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他们在充分调研、掌握市情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122”富民工程规划》(2008年-2010年)、实施方案、奖励办法及考核细则,开展了设施果菜与新技术,特色果品与生态旅游、规模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城镇商贸与工矿区配套等五大富民工程,实施了上庄乡设施果菜与新技术带动示范、大崔庄镇现代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沙河驿镇循环农业产业园区、扣庄乡甘薯加工、迁安镇综合商贸等30个重点项目。工程项目实施中,市农牧局积极主动地对各镇乡“122”富民工程规划、项目方案进行指导服务,先后召开了设施农业和特色果品、规模养殖、城镇商贸和工矿区配套等5次现场观摩会,10月份开展了以政策、典型、技术为主的宣传培训月活动,编印发放了《“122”富民工程建设指南》丛书1.1万册,在新闻媒体开办了150余期“122”富民工程讲坛,建立了“122”富民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市、镇(乡)、村三级信息管理共享平台。按照《验收方案》标准,年底他们又组织50余名验收人员不分节假日,对全市“122”富民工程完成情况进行了抽查复核验收。

    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在全市营造出了人人思创业、人人敢创业、全民创业求发展的浓厚氛围。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科技支撑作保障

    让农民增收,项目建设是关键。一年来,市农牧局始终把农业项目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争取省级、国家级项目落户迁安,局领导一班人多次带领项目办同志,跑部进厅,同有关部门和领导洽谈。有时一个月有半个月往返于北京、石家庄等地。2008年,按照“项目整合、技术集成、资金捆绑、综合配套”的农业项目建设思路,通过他们的积极努力,争取实施了40万亩沃土工程、1万亩设施蔬菜、35万亩良种补贴、5000亩杂粮产业化开发、农村能源节能减排、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引进示范、农业污染源普查、农机补贴、植保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研究等10大省部级重点现代农业项目,共争取省级以上农业项目资金1325万元,引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新品种119个,加快了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民增收,科技作支撑。2008年,市农牧局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与中国农科院、华北五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组建了有专家支撑、有研发平台、有示范基地的现代农业科技研发服务中心,以优越的科研硬件设施和本级财政科技经费的高投入,吸引国内知名专家进驻迁安,吸引国内外领先技术落户迁安,为迁安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年内,完成绿色蔬菜、特色果品、优质苗木、旅游观光、现代服务等五大类31个科技成果引进转化项目,涉及全市9个镇乡、266个行政村,项目规模达15万亩。

    工作中,他们开展了“局领导包10大重点项目、包10个示范村,百名科技干部包百户”活动,局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多次深入到上庄乡、杨各庄镇、沙河驿镇、建昌营镇、大崔庄镇、五重安乡等镇乡及重点村,亲临一线指导,面对面为农民群众服务,深受农民好评。全局干部职工形成了人人思项目、想项目、包项目、干项目的良好局面。

    通过项目实施,2008年全市共实现粮食总产20.6万吨,油料总产3.37万吨,蔬菜总产80万吨,农机总动力191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9%,加快了我市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以转变作风为突破凝心聚力谱新篇

    作风建设事关事业成败,也事关让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的实现。长期以来,市农牧局始终坚持大力弘扬深入基层、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在班子作风建设上,他们始终坚持讲政治、讲原则、讲党性,从工作、生活、学习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同志们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班子成员合理分工,分工不分家,工作各有侧重,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权责明确,团结协作。工作中,他们坚持发扬民主,注重发挥领导班子集体智慧和力量,始终坚持领导班子例会制度,重大事项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一言堂,领导班子成员工作上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尽职尽责。

    在队伍作风建设上,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弘扬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精神。不断加强政治与业务学习,把每周五列为学习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服务“三农”的素质水平。不断深化农业、农机、新能源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等资源整合,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强大合力,全力打造高效能机关。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人人身上有目标、人人肩上有担挑的目标管理体系,增强全员争先创优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大力开展科技下乡百余次,发放技术资料7.5万份,接受服务的农民达万人,特别是随着设施农业的迅猛发展,面对农民缺少棚室生产技术的现实,农业技术人员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日和星期天,深入一线手把手帮助农民建大棚、讲授棚菜生产技术,并分别开通了农业、农机、新能源等服务热线电话,24小时为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供优质、高效的零距离服务。大力倡导“白加黑”、“5+2”工作法,在局领导的带动下,全局上下干部职工形成了夜以继日、不计报酬、忘我工作的氛围。

    “一切为了农民的增收!”市农牧局上下心中矢志不渝的信念必定让迁安农民更加殷实富足。(迁安信息港报道)

编辑: 孟令然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