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内部潜力 承担社会责任 迁安轧一钢铁:不停产 不放假 不减员
据迁安信息港通讯员孟令然了解: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外市场疲软的形势,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本着“不停产、不放假、不减员”的方针,从全面技改、开发新产品、节能减排等方面挖掘内部潜力,消化不利因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政府减负,为员工负责。
迁安轧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2004年11月,现有职工3000多人,年生产铁、钢、材各200万吨,是我市利税大户之一。2008年,该公司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面临着亏损的压力,运营举步维艰。怎样应对金融危机,有人提出停产、放假、减员的建议。公司领导经过深入思考认为,当前的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信心的危机,如果我们停产、放假、减员,不仅影响到企业今后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减弱人们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将员工推向社会,给社会增加了负担,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为此,他们毅然决定不停产、不放假、不减员,靠挖掘内部潜力来消化不利因素。一方面,他们加大技改力度,挖掘企业潜能。针对企业耗电量大的实际,他们开发利用转炉煤气回收发电。通过转炉煤气回收发电,不但有效减少了废气排放量,而且实现了变废为宝。该项技改每小时可发电17000度,年可创产值8424万元、利润2915万元。他们还通过循环水再利用进行污水处理,既保证污水不外排,又节省了水资源,大大节省了水费开支。另一方面,该公司不断研发新品种来适应市场需求。他们以“市场需要什么就轧什么”来应对市场形势不稳定的局面。自去年11月份以来,该公司已轧制Q195L、SPHC、Q245B、Q345B等6个新钢种54种规格的钢材投放市场,深受用户欢迎。现在他们又研制出两种新钢种,不久也将投放市场。与此同时,该公司积极筹建新项目,为金融危机后企业发展打下基础。日前,该公司500万吨热轧卷板项目规划正式完成,正在积极筹建中。该项目建成后,公司年可实现500万吨钢、500万吨铁、500万吨材的生产能力。
由于该公司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目前,没有停产一个机组、没有放假一天、没有减一名职工。在严峻的形势下,去年,该公司依然完成了162万吨铁、149万吨钢、150.8万吨材的产量,实现了62.42亿元的销售收入,上缴税金1.82亿元。今年前两个月,该公司铁、钢、材的产量分别达到30.88万吨、29.24万吨、28.75万吨,销售总收入达到9.09亿元。
回眸 08看环保
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城市“城考”结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我市在河北省22个县级市中排名第一。业内人士都明白,这在重工业高度集中、污染物排放较多的“铁迁安”获此成果殊属不易。多年来,市环保局一班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与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硬是在治污减排、打造幸福家园道路上,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取得了可喜成就。在此基础上,2008年在各项环保工作中他们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008年,对于迁安所有环保工作者来说是难以忘怀的年份。这一年,他们承载了太多的工作负荷:治污减排“双三十”考核、节能减排安全整顿、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每一项都有几万字的考核细则;每一项安全整顿,环保人都要走得腰酸腿疼,都要说得口干舌燥。尤其是奥运期间,为了保障空气质量达标,局领导班子及具体工作人员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说情压力,检查、关闭企业上百家。谈到2008年的感受,副局长闻庆年说:“2008年环保工作者太不容易!”
治污减排壮士断腕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人们逐渐意识到幸福感绝不仅仅单纯是GDP,还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在内的许多指数。所以,面对让迁安人曾引以为荣的铁矿开发造成的不可再生资源的高度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市委、市政府果断地向全市人民响亮地提出:淘汰落后产能、治污减排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要识大体、顾大局、全力抓好节能减排。
为确保治污减排目标的实现,2008年,市政府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污减排攻坚行动。以环保部门为主力,全面实施治污减排工程。在SO2减排上,实施了迁安市九江线材有限公司拆除高炉、竖炉,迁安联钢鑫达钢铁有限公司拆除高炉、箱烧、竖炉,迁安联钢金丰炼铁有限公司拆除高炉、箱烧、竖炉,迁安轧一钢铁集团四方炼铁有限公司拆除高炉、箱烧、竖炉,迁安市宏奥工贸有限公司拆除焦炉,迁安市润发水泥厂淘汰机立窑,鑫达莱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拆除60座小竖炉,热力公司集中供热工程,首钢矿业公司球团厂非电煤改气,河北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循环硫化床锅炉炉内脱硫10项工程,共减排SO22736.7吨。
在COD减排上,实施了唐山市燕山淀粉有限责任公司、迁安市北晒甲营迁北福利造纸厂、迁安市华泰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迁安市富鑫福利造纸厂、迁安市四通纸业有限公司、迁安恒晖热电有限公司、迁安市耀华包装材料厂、迁安市上庄乡宏发纸厂、迁安市富兴造纸厂、李姑店亚华宣纸厂、李姑店李井瑞纸厂、阎家店乡天成纸张经销处、迁东造纸厂、李姑店第一宣纸厂15家企业的15项废水治理项目,共减排COD2023.6吨。
在烟粉尘减排上,实施了唐山宝利源炼焦有限公司、迁安市宏奥工贸有限公司、唐山蓝海实业有限公司建设二合一地面除尘站,河北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锅炉除尘器改造、鑫达莱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拆除竖炉,各相关企业拆除小焦炉,实施热力公司集中供热等七项工程,有效地改善了企业周边空气质量。
在工程实施中,市环保局采取治理方案备案、企业分包到人,挂牌督办,当日汇报,定期调度,明确奖惩等措施,保证了治污减排目标的实现。
污染治理全面达标
回眸2008,国人有太多的激情与感动。在奥运圣火即将点燃的日子里,迁安环保工作者为切实做好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提请市政府制订了《迁安市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实施方案》,印发了《迁安市空气质量保障工程实施方案》、《迁安市京沈高速公路、京秦铁路两侧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奥运期间各重点企业提出了明确的治理目标和措施要求。
为确保治理任务的完成,他们采取局长负总责、副局长分片、干部职工包企业的措施,将全市分为5大片,对1184家排污企业分包到人,落实责任制,逐人签订了分包责任书。分包责任人每周入企业2次以上,逐企填写环境监察现场监督检查表,对关键环节现场指导、驻企督导,确保企业配套上齐环保设施,实现正常运营,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环保设施建设不配套、治理设施不运转、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报请市政府予以停产。此外,市环保局多措并举,依法监管,严格执法,坚决落实奥运空气质量各项保障措施。通过采取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取缔关闭、限产限排等措施,对33家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了处罚,完成228家企业治理,完成污染治理项目389项,对238家企业进行停产治理,为保障奥运空气质量达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他们还多管齐下,扎实开展环保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是以督促治。市政府分三批对238家企业下达停产整顿通知,对24家下达了限期治理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治理时限和要求。环保局分成钢铁、焦化、造纸、淀粉、皮革等水污染物排放企业治理,水泥企业治理等4个督导组扎实推进治理工作。二是以收促治。对未按期完成治理任务、擅自停用污染治理设施、排放污染物不达标,又不积极治理的企业,采取在现有收费标准的基础上高额收取排污费,并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处罚,运用法律手段推动环保达标。三是以罚促治。2008年,对54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下达处罚事先告知书和听证告知书51份,下达处罚决定书51份,收缴罚款139.1万元,移送法院强制执行的2份,推动了企业污染的治理。四是以访促治。从查处一个信访案件、消灭一个污染源、保护一方好环境的目的出发,对领导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超标排污企业坚决治理到位。2008年,该局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63件,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80%。承办政协提案1件,已按规定办结。通过对信访案件的查处,增强了企业的主动治污意识,密切了企群关系,促进了污染物达标排放。五是以服促治。在环境监管工作中,实行人性化执法,凡要求企业整顿治理的项目,环保局提供技术、信息、典型示范服务……坚持先服务后执法。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更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为此,市环保局大力开展企业达标攻坚行动,强力推进全面达标建设。2008年,他们在钢铁铸造、焦化水泥、造纸化工、电力等重污染行业确定了56家重点企业,开展企业全面达标建设攻坚行动。他们下发了《迁安市重点企业污染治理达标建设方案》,抽调56名环保干部抓企业污染治理达标,一人包一企业,包督导,包服务,包现场监察,包企业环保机构建立,包上污染防治设施,包污染物达标排放,包完善应急能力建设,包清洁生产审核,包厂容厂貌建设,包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包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包总量削减目标落实。对56家企业下达了432项达标建设任务。原定两年完成的任务,经过2008年一年努力,已经大见成效,389项达标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完成任务的90%。在企业通过唐山市全面达标建设验收过程中,共规范排污口958个,治理达标101根烟囱,年减少烟粉尘排放9.19万吨,迁安环保人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特色中等城市明媚的笑颜。
“风也不说,雨也不说,风风雨雨我们共同走过;治理污染,美化生活,保护环境是我神圣职责……”这首由环保工作者自己创作的《环保者之歌》,不仅唱出了“环保卫士”的心声,更诠释着他们创新环保工作、建设“和谐迁安、生态迁安”的决心和信心。
环境监管未雨绸缪
有效的监管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为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2008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市环保局正式启动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由一个监控中心和八个监控子系统组成,包括监控中心、重点污染源废气在线监测子系统、重点污染源废水在线监测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子系统、“12369”环保热线子系统、建筑噪声监控子系统、工业企业放射源监控子系统和空气质量监测子系统。目前,集污染源(水、气、声、放射源)在线监控(数据监控、视频监控)、空气质量监控、“12369”环保热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自动化办公于一体的迁安市环境保护局监控(信息)中心已建设完成。全部工程分两期建设,目前33家企业的51套国控、省控重点企业的在线监测设备已投入使用,并与监控中心联网运行。194平方米的监控中心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内有监控大厅、中控室、机房、值班室,监控大厅备有10人座席椭圆形可升降会议桌、6块DLP显示屏、4台视频会议电视、外置立体声音箱4个、会议监控摄像头2个,中控室备有5台操控电脑,各种污染数据变化在这里一目了然。
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审批的监管,是从源头斩断“污龙”的有效措施。为此,市环保局对全市建设项目开展了大排查活动,对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10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严格查处,对已批准的55家建设项目而未进行验收的进行了验收。在对全市重点污染企业落实月监察、季监察制度,在建立运行档案的基础上,强化重点污染源日常监管,加强危险污染源的节假日、双休日监管及夜间监管,督促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遏制偷排偷放现象发生。
市环保局还努力延伸监管触角,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实全市18家164枚放射源管理,确保放射源安全。深入现场对放射源的防护栏、中文警示说明、防盗措施等进行系统检查,并对各涉源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等13项内容进行了督察,逐家逐源建立了档案和图片资料。在麦收期间,责成专人到主要交通干线进行了巡查,加强对焚烧农作物秸秆的监管。
正是有了环保部门的强力监管,目前的迁安才有如此亮丽的环境。“迁安,昂起的不仅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当科学发展观形成一种理念后,带给人们的是无穷的魅力。”几年前,《燕赵都市报》上一篇文章中的预言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编辑: 孟令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