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妇联:四项特色工程引领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半边天

迁安妇联:四项特色工程引领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半边天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1:08 3149阅读

    据迁安信息港通讯员孟令然了解:妇联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党委中心工作的有力“助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市妇联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宗旨,努力把促进妇女发展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力实施科学建家、素质培训、创业就业、普法维权四项特色工程,团结带领广大妇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苦干,拼争奉献,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和气魄撑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半边天”,为推进迁安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全面实施科学建家工程,引领妇女在科学发展中勇挑重担
  
    科学发展是时代赋予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内涵,是推进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活力”之源。迁安市妇联立足家庭建设这一传统优势领域,科学整合星级文明家庭建设、美德在农家、巾帼文明生态庭院创建等特色品牌活动,不断赋予家庭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了以德治家、阳光发展、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科学生产、平等和谐六条科学建家新标准,引领妇女充分发挥“细胞核”的作用,影响带动家庭成员将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到衣、食、住、行、用、思、需、想、乐等点点滴滴,融入到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而实现以妇女的科学发展带动家庭的科学发展,以家庭的科学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发展。实践中,迁安市妇联按照广泛宣传、培育精品、示范带动、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营造幸福港湾”活动。
  
    一是广泛宣传,传播科学建家理念。先后召开不同形式的动员会、启动式30多场次,三级妇联干部充分发扬“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不怕千辛万苦”的精神,分村包片、分片包户宣传讲解,张贴宣传标语2000多条,制作宣传橱窗500多块,入户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编印宣传画册、培训手册、成果展示图册三种8000多册,举办科学建家大讲堂760多场次,在唐山及迁安市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科学建家的经验、典型100多次,在全社会营造了科学建家的浓厚氛围。
  
    二是培育精品,树立科学建家标杆。4月初,杨各庄镇、沙河驿镇唐庄子村被确定为唐山级试点,市妇联细化量化每个创建环节,分组驻村指导创建活动,在示范点掀起了火热的创建场面。杨各庄镇万余名群众参加接力签名,37个采取干群共建、村企共建、拉手共建等形式扎实开展创建活动。闫官屯村100名妇女争当创建主力,102户发展瓜菜大棚300多个,建吊炕200多铺,沼气池98个,水冲厕所73个,安装太阳能75个,年节约燃料200吨,减少粉尘垃圾排放200吨,节省开支10万元。唐庄子村妇女积极争建“六个一”新民居,美化庭院居室,开展科学建家大家谈、大讲堂、“金点子”评比、递交科学建家承诺书等活动,率先成为了唐山乃至河北省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6月26日,唐山市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现场推进会在迁安召开,两个示范点的创建活动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三是示范带动,分步推进创建活动开展。迁安市妇联充分发挥精品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将迁安级试点扩大到33个村(居),以“十项活动、五项工程”为抓手推进活动深化。一时间,生态循环生产成为家庭增收的新举措,节能减排成为家庭生活的新时尚,绿色环保成为家庭消费的新模式,读书学习成为家庭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平等和谐成为家庭幸福生活的新追求,一大批先进典型成为科学建家的先锋力量,全市评选出科学发展示范家庭4000个,10户被评为唐山市科学发展明星家庭,100户被评为迁安市科学发展明星家庭。上庄乡妇女杨云秀结婚十几年一直婆媳不和,创建活动开展后,她建7亩地蔬菜大棚,每天把卖菜的钱交给婆婆管,感动得婆婆逢人便夸云秀孝顺能干。木厂口镇妇女蔡丽娜自费订阅书报杂志,营造人人读书学习的家庭氛围,满嘴脏话、爱好赌博的公公不知不觉被感染,逐渐离开麻将桌,成为街坊邻居的普法宣传员。在此基础上,迁安市妇联以大五里乡山叶口村被确定为唐山市推广家庭绿色消费模式试点村为契机,按照“十个一”要求,办班培训,建档管理,狠抓家庭绿色消费模式的试验示范,采取群众公开投票的形式评选出了18户绿色消费标兵家庭,引领模式的推广,促进活动向纵深开展。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广大群众的科学发展意识不断增强,科学建家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8万个家庭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家庭的品味和内涵得到跨越式提升,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
  
    二、全面实施女性素质培训工程,引领妇女在和谐发展中争当主力
  
    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今年是迁安市妇联启动实施女性素质培训工程的第二年,按照三年培训妇女15万的规划,各级妇联继续坚持“实际实效、分层分类、因地制宜”的指导原则,按照镇村联动、进展平衡、范围广泛、内容全面、形式灵活、资料齐全六方面要求,继续秉承大专班、技能班、科技班、综合班、短训班五个层次,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大范围的培训活动,三级妇联两年累计培训妇女12.7万人次。
  
    一是加强妇代会干部培训,建立农村妇代会主任集中培训日制度,采取集中办班、经验交流、组织参观、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妇代会干部学习政治理论、科技文化、卫生保健、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增强妇代会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工作业务能力,使她们迅速成为带领广大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军力量。
  
    二是以培养高层次妇女人才为目标,联合河北农业大学、迁安市农广校继续办好农村女能手大专班,采取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形式,组织61名女能手学员系统学习了果树栽培、蔬菜栽培、作物良种和良种繁育、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政策法规、乡镇财务管理、乡镇企业经济管理系统、作物施肥技术等8门课程,有效提高女能手的科学发展能力,使她们自觉成为带动农村妇女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力量。
  
    三是以促进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目标,发挥“联”字优势,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形式,注重把组织、宣传、发动的优势与全民免费培训基地的业务优势对接,鼓励镇乡(城区办)、村(居)妇联与就业站、培训基地联合办班,组织妇女参加仪器仪表、冶金、天车等专业技能培训,形成了妇联负责宣传发动、组织管理,培训基地负责教学的良好格局。
  
    四是充分发挥女性素质培训工程讲师团、农村妇女培训指导中心(站)、女能手协会、妇女技术协会、巾帼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以镇乡(城区)、村(居)村为单位,采取办班讲课、广播讲解、发放资料、现身说法、播放录像、结对帮扶等形式,广泛开展巾帼科技星火传递、巾帼带薪科技实践、巾帼科技活动周、进百村兴百业等培训活动。全年累计举办政策、科技、礼仪、家教、卫生、法律、环保等综合知识培训班520场次,培训妇女62300人次。
  
    三、全面实施女性创业就业工程,引领妇女在增收致富中施展才华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迁安市妇联紧紧围绕“122”富民工程的实施,组织动员妇女发展致富项目,投身创业行动。
  
    一是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村妇女”的发展模式,指导协会联合龙头企业按照“年初推介项目—全程技术指导—秋后组织收购”的发展思路,组织农村妇女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发展完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加工包装、统一品牌上市的产、加、销一条龙体系。几年来,累计举办订单式农业技术培训班200多场次,讲授核桃、板栗、苹果、大枣、干菜、杂粮等专业实用技术30多项,发布项目信息50项,今年新发展大崔庄镇商庄子村千亩杂粮基地等5个巾帼科技示范基地,深入镇村、基地开展培训活动50多场次,培训妇女3000多人次,收购杂粮500吨,核桃200吨,板栗40吨,干菜10吨。该项工作在河北省“双学双比”活动20周年总结表彰会上被推广,成为推进妇女增收致富的有效模式。
  
    二是继续发挥会员的“星火”传递作用,按照“一名会员照亮一方妇女,带富一方姐妹”的思路,不断健全完善市级女能手协会—镇(乡)女能手分会—村级专业协会的网络体系,指导会员牵头成立镇乡“双学双比”女能手分会、各类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年内新建妇女专业协会5个,新发展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0个,100多个基地的档次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带动8万名妇女立足农业开展创业活动。
  
    三是加快妇女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4月份成立了迁安市知心大姐服务中心,开设家政、保洁、月嫂等服务项目,并与大成职校联合开展技能培训培训,逐步建立了组织动员——技能培训——职业介绍——跟踪服务于一体的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体系,培训的200多名学员全部推荐就业。同时,鼓励镇乡、村妇联积极与工矿企业取得联系,千方百计为妇女争取平等的就业机会,帮助妇女走上适合的就业岗位。引导妇女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她们充分自身潜能,自主择业,大胆创业,实现创业离土不离乡。杨各庄镇妇联鼓励女能手宁丽创办服装加工厂,使9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走上了就业岗位。
  
    四是为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3月份成立商界妇女协会,吸纳首批会员50多名,涉及商贸、流通、服务等十几个领域。为帮助会员开阔眼界,迁安市妇联积极组织开展参观考察、信息交流活动,先后与9月、10月、11月组织会员参观了廊坊农展会、义乌国际小商品批发博览会,召开了协会年会,及时了解会员的发展动态,发布政策项目信息,为她们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广阔平台,增强了她们将企业做大、做精、做强的信心和决心,对带动更多妇女就业创业、推动城乡妇女共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是充分发挥各级妇联干部和女能手了解妇女生产的优势,广泛开展“一带十、十带百、百带村”活动,即“一名女能手帮带十名妇女骨干、十名妇女骨干帮带百名妇女群众,百名妇女群众带动全村妇女姐妹发展主导产业、实现增收致富”。一年来,广大妇联干部和女能手坚持深入到村,想尽千方百计,帮助妇女引技术、引项目、引资金,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带动妇女掀起了创业就业热潮。
  
    六是加大典型培养力度,利用《妇女工作简报》、《女能手之家》等自办刊物,广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扶持奖励政策,联合电台、电视台、《迁安报》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各个领域的妇女创业典型,在广大妇女中营造比、学、赶、帮学技术、上项目、创家业的浓厚氛围,激发调动妇女的创业激情。全市10万妇女投身巾帼创业就业行动,其中8万妇女从事种植、养殖、林果、加工等农业生产,2.3万名妇女从事交流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2.2万名妇女自己办厂或在非农产业打工,很多妇女同时在农、工、商多个领域取得了娇人成绩,广大妇女真正成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四、全面实施普法维权工程,引领妇女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作用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硬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迁安市妇联从提高妇女的法律素质入手,引导妇女采用正确方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表达利益诉求。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联合司法机关巡回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协调建立妇女法制宣传教育示范点20个,充分发挥普法宣传员的作用,采取文艺普法、创办普法专刊等形式,培训普法骨干2000名。
  
    二是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协调解决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件,2008年接待妇女群众来信来访102件,结访率100%。
  
    三是关注贫困弱势群体,各级妇联对全市优秀贫困妇女、贫困女童、贫困孤儿进行了调查摸底,
补充调整了贫困女童、孤残儿童数据库,并积极主动与富有爱心的企业、个人建立联系,争得社会各界对贫困孩子的广泛关注。年内救助贫困妇女儿童100名。
  
    四是关心妇女群众的生产生活,利用善于做妇女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妇女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思想动态。大五里乡妇联组织15个村妇代会干部深入一家一户调查走访,及时排查解决矛盾隐患,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形成书面报告呈送领导,得到了党委的高度重视,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乡妇女思想稳定,无上访、越级访事件做出了积极贡献。

编辑: 孟令然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