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一肩挑”挑起新农村建设“大梁”

“一肩挑”挑起新农村建设“大梁”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1:03 2445阅读

    据迁安信息港通讯员孟令然了解:新一届农村党支部和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已基本结束,全市534个行政村共选出两委干部2639人,其中“一肩挑”的行政村291个,占总数的55%。实行“一肩挑”后,村党支部书记既是村支部的“掌舵人”,又是村委会的“当家人”,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自己的聪明才智,切实挑起带领群众增收的重担显得尤为重要。

    变“不会挑”为“挑着跑”。作为“一肩挑”的村级领导,自身必须要有过硬的素质、过硬的本领,在认识上要见解超人,在处事管理上要棋高一筹。一是要加强理论政策学习,当好“明白人”。要熟悉党的农村政策,通过系统深刻的政治理论学习,多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并运用到工作中去。要严格按政策办事,善于用政策引导群众,推动工作。二是要加强相关法规学习,当好“裁判员”。要带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处理村中各项事务的过程中当好“裁判员”,不当“法盲”,不搞“家长式”领导。要带头搞好法制宣传,善于用身边的案例加强群众的警示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要自觉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经济、管理村务,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不断提高依法治村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学习,当好“领头雁”。要从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出发,熟悉和掌握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生态保护等必要的理论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变“一人挑”为“众人挑”。作为“一肩挑”的村级领导,总是面对大量的工作任务要安排,总有跑不完的路、办不完的事。因此,要善于从任务繁重、关系复杂、头绪较多的事务中找到“挑”好重担的着力点,从“一肩挑”就是“一人挑”的错误认识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一班人的作用,变“一人挑”为“众人挑”。一是要以民主的作风谋事。善于尊重班子成员、一般干部、村民代表以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的作用,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再决定取舍,有“纳百家之言、集八方之策”的本领,在“多听”的基础上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方案,不搞“一言堂”、“一边倒”。二是要以科学的态度用人。要通过学习教育,学会用人,放手用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最大作用,做到扬长避短,使班子每个成员的长处都能得到不断延伸和发展,短处得到及时弥补和转化。三是要以明确的职责规范人。坚持党支部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明确岗位职责,把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层面都用责任规范起来,使每个人都能按照岗位的工作要求,合理而有效地开展工作,从而形成有条不紊的工作秩序。

    变“形式挑”为“务实挑”。作为“一肩挑”的村级领导,不能只做做样子、喊喊口号,要变“形式挑”为“务实挑”。要经常深入群众中调查研究,与村民交朋友,善于“找事”,由此来获取信息、把握大局、抓住根本、指导全面。要提高办事效率,实行阳光作业,真正做到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形成对“一肩挑”的村干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督,从而减少漏洞,避免缺陷。同时,以我市“122”富民工程为契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千方百计地推广和普及农业实用技术,为农民增收提供服务,真正挑起新农村建设大梁。

编辑: 孟令然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