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国民经济正沿着科学发展轨道稳步前进

迁安市国民经济正沿着科学发展轨道稳步前进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0:47 2953阅读

    据迁安信息港通讯员孟令然了解: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认真应对金融危机全球蔓延、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四次、五次会议精神,扎实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社会正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进。到9月底,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5亿元,同比增长16.5%;到10月底,全部财政收入达到67.4亿元,继续位居全省首位,同比增长36%,提前2个月超额完成年度66亿元目标。

    1、三驾马车动力增强。投资、消费、出口等“三驾马车”快速增长,拉动了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到10月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6.6亿元,同比增长35.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出口创汇6亿美元(1-9月份海关口径),同比增长71.4%,超额完成了年度4亿美元计划。

    2、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生产稳步提高。据初步统计,1-10月份,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00.8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2.4亿元,同比增长17.7%。钢铁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链条延伸步伐进一步加快。实现钢铁业增加值14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3.7%,同比增长11.9%。累计生产钢材838万吨,同比增长64.3%,分别比生铁和钢坯的增速高63.4和55.2个百分点。新型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迈出新步伐。1-10月份,建材、食品医药、电线电缆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9.1%、81.4%和44%,分别比钢铁产业增速高17.2、69.5和32.1个百分点。

    3、农业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措施,不断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推进甘薯、乳业、生猪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农作物产量取得丰收。在粮食播种面积下降6.4万亩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到20.6万吨,单产达到372公斤,同比增加11公斤。到9月底,油料总产3.4万吨,同比增长18.3%;肉牛出栏6.3万头,同比增长7.5%;奶牛存栏4.5万头,同比增长139.4%;生猪出栏50.8万头,同比增长82.1%;家禽出栏402.7万只,同比增长33.6%。

    4、双向开放更趋活跃。全市上下扎实开展“对外开放年”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迁安·2008经贸洽谈会”,有68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达205亿元,合同引进外资8.6亿美元,引进域外资金105.5亿元。这次洽谈会无论是在项目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较第一届有较大提升,开创了我市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尤其是投资15亿元的首钢装备制造产业园、投资16亿元的北京正基泰利现代物流聚集区及河北理工大学校区等一批高质量项目的签约,为加强项目储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10月底,全市到位外资2296万美元,增长47.7%;引进省外资金完成33.1亿元,同比增长57.6%。

    5、节能减排扎实推进。深入开展了治污减排安全整顿百日攻坚行动,实施了百矿披绿工程,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不断加大对钢铁、焦化等重点企业监管,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累计投资5亿元,实施了27个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其中轧一钢铁集团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等15个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年可节约标煤38.4万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清洁生产工作力度,先后实施了集中供热等25个减排重点工程,已有23个项目完工,可减排COD2036吨,减排SO22464.3吨,均超额完成了唐山市达目标任务。
   
    6、改善民生成效明显。到9月底,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446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同比增长21.6%。全力推进“122”富民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6亿元,实施“122”富民工程项目3100多个。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562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5453人。坚持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按照“六个一”标准,启动了5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系列村村通、社保扩面、扶贫济困等十大幸福工程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共享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编辑: 孟令然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