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促进农民消费之我见

促进农民消费之我见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20:42 2831阅读

    据迁安信息港通讯员孟令然了解:“瀑布效应”表明水流的速度在地势平缓的地方慢一些,在陡峭的地方会快一些。也就是说,落差越大,“瀑布效应”就越强烈。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一样,我国农村经济由于受历史、政策和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远远低于城市工业发展速度,那么一旦国家重视“三农”并施之以相关优惠政策,就会出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5.8%,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但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1∶1,绝对差距达到11020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随着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及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必将带来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如果农民全年纯收入平均增加2000元,达到6140元,相当于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那么,农村8亿农民将净增加1.6万亿收入,在“瀑布效应”的作用下,那时农民消费的威力将无与伦比。国家统计局的测算数据表明,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把加强农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列为重点,目的在于通过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来保持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另外,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大力促进农民消费居于“五大消费”之首,表明中央对农民消费重要性的关注史无前例。

    刺激农民消费必先增加农民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重视“三农”工作。2007年市委通过广泛调研,针对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相称,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区域间不和谐、农民群众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和谐的实际问题,启动了“122”富民工程。2007年,市财政安排创业基金1.5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800元。2008年,安排创业基金2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900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62元,增长20.8%。2009年,又安排创业基金2亿元,实施“四带一区”产业化建设,打造七大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富民工程的集约化、规模化、精品化和市场化水平;实施城乡社会养老、医疗、生育保险、城乡低保提高标准和社保扩面工程,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免除广大群众的后顾之忧;全力推动充分就业,年内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1.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6000人,加快农民转移就业步伐,依靠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进而提升农民消费水平,通过“保增长、促调整”,最终实现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编辑: 孟令然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