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应对挑战——二论学习贯彻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
市委书记范绍慧在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报告中,认真分析了我市乃至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大势,指出2009年是宏观形势深刻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极其特殊的一年。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最首先和最基本的就是把握大势,明确目标,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不利因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致使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二是市场环境趋紧,部分企业经营出现暂时困难、效益下降,就业形势面临较大压力;三是由于增值税转型改革,钢铁、矿石价格回归理性,财政减收因素增多,完成财政收入任务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四是我们自身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文化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但是,任何事务都有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严峻的挑战等不利因素背后,更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市委书记范绍慧在报告中从理论到实践、从全国到迁安,将这种机遇概括为六大有利条件。一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继续向好;二是中央4万亿投资计划带动项目建设新高潮;三是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宽松优惠政策为企业松绑减负,扩大内需出现农民消费、住房和汽车消费、服务及旅游消费五大热点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四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产业、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步伐加快;五是历史昭示我们,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重新“洗牌”,每一轮经济收缩都孕育着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客观上加速了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创造了逢低吸纳铁矿等自然资源、高端人才及开拓国外市场的绝佳机会。六是我市具备独特的资源、完备的产业基础、雄厚的资本积累等优势得以显现。据国内外经验表明,人均GDP在2千美元至1万美元间,正是经济加速期,而2008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90亿元,人均GDP相当于1万美元左右,正好处于加速期与稳定增长期之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正当其时。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识时务者为俊杰。正确把握当前大势,就必须准确地辩证地理解好“危”与“机”。机遇和挑战是两个对立的矛盾体,它们相互之间并存又相互转化,所以抓住机遇的过程,往往也是化挑战为机遇的过程。金融危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毕竟到来了,作为生产力最活跃因素的人绝不能坐以待毙,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传统发展之“危”转化为科学发展之“机”。
机遇作为矛盾的一个方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时刻处在运动发展变化当中,所以说机遇并不常在,稍纵即逝。这就告诉我们,机遇来得快,退得也快,越是认识机遇就越有危机感,越有危机感就越要自觉地抢抓机遇。同时,机遇在一定条件下和特定环境中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你不抓住就有可能让别人抓住而遗憾终身,所以对机遇必须要有“抢”的意识。因此,我们必须克服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敢抢机遇、能抢机遇、抢成机遇的雄心和壮志,迅速把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伺机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逆势崛起,继续巩固和扩大全市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好局面,朝着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人民群众幸福家园的宏伟目标加快前进!
编辑: 孟令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