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农民心系灾区 只身赴川看娃

迁安市农民心系灾区 只身赴川看娃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19:35 2864阅读

    据迁安信息港通讯员孟令然了解:刘龙江是迁安市的一位普通农民。2008年12月13日,他带着一万多元钱奔赴四川灾区去看望那里的孩子。在19天的时间内,他在四川奔波1300多公里,将自己的祝福送给了灾区孩子,并与志愿者一起帮助什邡建起了两座图书室。

    在回家之前,刘龙江在公交车上泪流满面。“与四川灾区人民所承受的苦难相比,我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我恨自己没更大能力,不能为他们做更多的事。”

    ■新年前赴川了却“救灾”心愿

    回忆起汶川地震,除了对地震的震惊和同胞死难的悲痛之外,刘龙江心中还有深深的遗憾。2008年5月12日晚7时许,看到新闻中直播四川汶川地震的情况后,刘龙江坐立不安,他想立刻到四川去帮忙救灾。

    晚9时许,赶回家的刘龙江开始和妻子商量去四川抗灾。但平时善解人意的妻子无论如何也不答应。“当时我正是神经性头痛最厉害的时候,上班都上不了。妻子说我连自己还照顾不好,到四川去了给人家添麻烦。”直至次日凌晨3时许,刘龙江都一直在做妻子的工作,可妻子担心他的身体,最终也没让他去。无奈,刘龙江只好打消了去四川救灾的念头。从那时起,刘龙江总感觉欠下灾区点什么。

    2008年12月,刘龙江感觉自己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于是再次提出要去四川看望当地受灾的孩子,给他们送上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知道在远方有人一直在牵挂着他们。这次,他的妻子同意了。

    12月13日,刘龙江带上1万多元钱乘上了飞往成都的飞机。“我原本打算到四川买上些文具,再租上一辆车,把受灾比较严重的地方转一转,把东西送给孩子就得了。可后来才发现根本就租不到车。当时可把我急坏了。”刘龙江说。

    焦急时他想起了秦皇岛市少起爱心网的张绍启。“我曾经在燕赵都市报上刊登过文章,希望能找几个人一起去四川,认识了张绍启。”刘龙江说,张绍启介绍了德阳日报社的记者朋友,“我头次去四川,在成都绕了半天都没找到能买到大批小书包、文具盒之类的商店。最后还是在记者介绍的两位志愿者帮助下,买了文具,找好了车。”

    ■走遍重灾区 帮建爱心图书室

    12月18日,在两名志愿者带领下,刘龙江一行人驱车由德阳什邡市赶往都江堰市,随后又来到映秀。在映秀小学附近,刘龙江得知这里的许多孩子都在外地上课,干脆把200本笔记本放在了原本在学校内的一家小卖部,托女主人交给放假回来的孩子。

    刘龙江说:“我就是一个农民,家里条件一般,没办法给灾区的孩子们太多的东西。但我考虑即便只是一个笔记本,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全国人民都在关心他们,这样他们会更有勇气。”除了学习用品,刘龙江还制作了1000余份印有他写的励志小诗的宣传单,也一起发给了灾区的孩子,鼓励他们更好地生活下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龙江踏遍了汶川、映秀、北川、茂县等四川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并看望了当地的孩子,送给他们文具、大米等物品,鼓励他们要学会坚强,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刘龙江路上的总行程超过了1300公里。

    12月20日,什邡市一座敬老院内,大家正在为4位同一天生日的老人过大寿。这在当地可是一件大事,刘龙江也特意赶到敬老院,送上了他的祝福。“我也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志愿者,帮着他们搭建舞台,演出结束后,再把舞台拆开。”刘龙江说,“到最后,我还捐了500元钱给敬老院。”

    在回家的前两天,刘龙江还与当地的志愿者一起建起了两座爱心图书室。“我的主要工作是把书架组装好。一忙活起来也挺累,但是心情一直很好。”刘龙江说,“地震发生时,我就想到四川当一名志愿者,结果因为身体原因未能成行,现在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心愿。”

    很快,刘龙江就把身上带的12000多元钱花差不多了,买回程车票的钱都不够了,最后是在朋友帮助下买上回家车票的。

    ■“叔叔你多像我的父亲啊”

    12月28日下午,刘龙江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这是小金桔送给我的贺卡,她写给我的话这几天一直在我眼前晃。”“新年快乐哦!叔叔,我永远记住你。你多么像我的父亲啊!可惜,他在我幼年去世了。叔叔现在我想对你说三个字‘谢谢您’!”翻开小金桔送给自己的贺年卡,刘龙江呆住了,“真后悔没早点打开贺卡。”

    刘龙江记得第一次见到小金桔时,她穿了身旧衣服,“过了一星期,她还穿着那身旧衣服。”刘龙江听说她家的状况不好,就决定给她买一身新衣服。

    “我对小金桔说,我想给我女儿买件衣服,正好你帮着试试看。”小金桔试衣服时,知道了这身衣服是买给她的,一个劲儿说叔叔,我不要、不要,这衣服好贵哦”。“我跟她说,一点儿都不贵,叔叔身上穿的衣服哪件都得一二百块钱。”为能让小金桔收下衣服,刘龙江只能编谎了,“其实,我是农村人,哪能穿那么贵的好衣服。”

    回来的路上,刘龙江对小金桔说,下午他就要回什邡了,“她听了,一直在哭。”回到小金桔家,刘龙江看她找了贺卡,一直在那写,“临走时她把贺卡送给我,让我一定得上车再看。坐车上,我一直往后看,我看到小金桔和另一个女孩正抱在一起哭。”看着两个小姑娘越来越模糊的影子,刘龙江也哭了。

    “刘叔叔你好,我和您接触不久,但是您对我的好,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啦!听说你要走了,这是我送去的薄薄卡片。叔叔请记住小金桔的笑。”这是贺卡封面上小金桔写给刘龙江的话,刘龙江很感动,他说回家后这张贺卡一定要让儿子看看,“给他讲讲在四川发生的事儿,也许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愧疚越来越重我能做的太少了

    12月24日下午4点多,刘龙江给记者发来短信说,“我现在正在平武赶往茂县的路上,一路走来,我始终坚守的原则:第一,不给灾区人民增加一点点负担;第二,不给家乡人抹一点点黑;第三,凭良心做事。尽管我做到了,但我对震区人民的愧疚感并未减轻,灾区人民需要的帮助太多了,我所能做的太少了!我不知该怎样结束我的四川之行,就先再做点什么吧!”“怎么会有愧疚感呢?”记者问刘龙江。

    “地震了,本身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出一份力的就该出一份力,我没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帮忙,心里一直有种深深的愧疚感。”刘龙江说那段时间他天天看地震的报道,经常看着看着就不自觉掉眼泪。

    刘龙江说,这次去四川,“本以为尽自己的所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事后,会使愧疚感减轻,但到成都之后的日子,每多走一天心理负担就会加重一些,愧疚感也越来越重。灾区人民需要的帮助太多了,而我所能做的太少了。”

    刘龙江说,离开灾区什邡洛水时,他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窗外的一切时,眼泪不自主地往下流,“看到眼前的一切,我心里难过,我为自己有心无力、不能做更多的事情难过。我只能以后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同时呼吁更多的人能给他们更多的帮助。也许只有这样才会好受些。”

    ■明年,我还想去看看

    在四川的十几天里,刘龙江没有刻意去接触孩子,他说与孩子见面就要不可避免地说到地震,这些孩子经历了地震,心里肯定会有阴影。“我担心他们会难受,虽然我很想看看这些孩子,但又不能见。”刘龙江只能从侧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再尽力帮助他们。

    所以,刘龙江帮助了不少孩子,却与绝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见过面。每去一个地方,临走时,刘龙江一般都会留下电话,“很多孩子都给我发来短信,说看了我写的东西很感动,对我能去看他们表示感谢。”

    2008年12月31日早上9时许,也就是刘龙江刚回唐山的当天上午,他又收到了一个二年级孩子发来的短信。“刘叔叔你好!我们已经收到了你给我们的笔记本,谢谢你!从你的诗文当中深有体会,你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祝你新年快乐,你明年还来吗?一定要来哦,明年见。”

    刘龙江翻看这些短信,眼圈红了,“这些孩子很懂事,如果明年允许的话我还想去看看。”他说不光是为了圆孩子的心愿,更想通过别的方式为灾区的人民做更多的事。

    回唐山了,刘龙江打算先去找张绍启。“我想把那些川娃子托我带给张绍启的东西带过去,也想和张绍启商量一下,能不能为灾区再做点事。”

编辑: 孟令然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