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政府紧急拯救 民营钢企首次捆绑成团
据迁安信息港通讯员孟令然了解:面对日渐低迷的钢铁行业现状,国有钢铁企业相继展开联合重组,而数量庞大的民营钢企也在竭尽全力寻找出路。
12月15日,迁钢集团下属子公司——唐山市荣茂实业集团的董事长宫万勤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迁钢集团的钢铁年产能为2000万吨规模,迈入大型钢企行列。
迁安市最先组建民营钢铁集团,与当地的钢铁发展条件有很大关系。迁安很早就有“钢铁迁安”的美誉,资源非常丰富,现在探明的矿藏包括铁、石灰石、白云石等已达20多种,其中铁矿石储量达25亿吨。迁安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铁精粉产量连续多年雄居全国首位。
2002年以来,钢铁行业迅速发展,迁安的民营钢铁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宫万勤指出,迁安地区拥有十余家民营钢铁公司,还拥有几十家矿山公司。但是,就在民营钢铁公司的不断壮大的同时,国内钢铁行业出现低迷状态,前景不太乐观。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说,“正是因为国内钢铁集中度越来越低,中国钢铁企业在与国外矿山的谈判中始终处于弱势,缺乏话语权”。
在国有钢铁企业相继联合重组后,民营钢铁企业自身的联合重组却少之又少。“这是因为之前钢铁公司都在赚钱,所以大家都不愿意重组。”中国钢铁资源服务网负责人杨冰说。
然而,金融危机改变了民营钢铁公司自闭的想法。“联盟是被逼出来的。”杨冰认为,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小型钢铁公司是很难活下去的,许多都将被市场淘汰掉。
由于钢铁是迁安市的经济支柱产业,迁安市一直在寻找一条拯救市内钢铁产业的路径。
12月4日,迁安市召开迁钢集团组建动员大会。迁安市市长郭竞坤在动员大会上指出,“随着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中小民营钢铁企业已没有发展壮大的时间和机会,顺应形势、加快整合、组建集团是惟一的选择”。
动员大会召开一周后,在迁安市政府的牵头下,迁钢集团宣告成立。
12月13日,在迁钢集团第一次股东大会上,就通过了集团公司的章程,并选举了董事会、监事会。迁安九江钢铁公司原老总赵玉江为董事长,联钢燕山钢铁公司原老总王树立、唐山市荣茂实业集团原老总宫万勤、唐山松汀钢铁有限公司原老总韩文友三人当选为副董事长。
这是一个阵营庞大的民营钢铁集团。宫万勤告诉记者,一共有27家公司参与组建迁钢集团,其中有迁安九江钢铁公司、联钢燕山钢铁公司、唐山松汀钢铁有限公司等4家钢铁公司和23家矿山公司。
“将钢铁和矿山捆绑在一起联合重组,目的是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宫万勤说。
宫万勤向记者透露,迁钢集团注册资本为9.46亿元,按照各家公司的现金出资比例,实行股份制形式。其中迁安九江钢铁公司因出资最多,为集团的最大股东,并占股21%,唐山市荣茂实业集团占股10%多一些。除了首钢迁安钢厂外,此次重组在一起的迁安规模较大的4家钢铁公司几乎囊括了当地的所有钢铁公司,其它小钢厂基本都将被淘汰。
宫万勤表示,迁钢集团总资产将达到600亿-700亿元,春节过后将对27家子公司逐个整合,具体是收购抑或参股,集团公司会进一步考虑。“在壮大以后,今后不排除去收购其他地区的钢铁公司,或者到海外买矿。”
联合金属网钢铁分析师张平认为,迁钢集团2000万吨的产能,离河北钢铁集团的3000多万吨产能并不太远,如果迁钢集团能整合好现有的27家资源,形成合力,不失为河北钢铁企业行业的好事。
宫万勤认为,组建迁钢集团的目的主要是应对经济形势。今年7月以来,随着钢材价格拐点的到来,全国各地的钢铁公司先后采取了大规模的限产、减产和停产措施,一些公司甚至已经宣告破产倒闭。据了解,7月下旬至10月底,迁安市地方钢铁企业停产的生产设施维持在50%至60%左右,最多达70%,而且运行的设施中仍有部分设施没有满负荷生产。在出台4万亿拉动内需的政策后,一些公司相继开始复产,但是4万亿的内需对钢材需求的拉动非常有限。
杨冰认为,明年的经济形势可能会更惨,如果中小型民营钢铁公司不抱团求生存,将极有可能遭到淘汰。
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副秘书长耿炳玺指出,民营钢铁集团组建起来以后,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和银行支持,发展并不容易。迁钢集团虽然组建起来了,但是能否整合好,还有待观察。
编辑: 孟令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