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环保事业长足发展

迁安环保事业长足发展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18:52 2803阅读

据迁安信息港通讯员王艳贞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把加强环保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全市工业企业外排污染物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困扰我市多年的滦河污染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使得我市环保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迁安市是一个以钢铁、煤炭为主的城市,因此废气污染一直是一个严重困扰迁安百姓的问题,为此环保局推广循环经济,截止到2007年底,我市已投资1.63亿元,完成20个循环经济项目,钢铁、焦化企业大部分实现废水循环利用;高炉、焦炉煤气基本实现循环利用;高炉水渣、粉煤灰全部循环利用;余压发电已抓出试点。同时,依法对15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提出清洁生产方案857个。实现年取得经济效益9558万元;节水36万吨;节煤13.53万吨;节电3060万度;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1.7吨、COD224.2吨、烟尘4329吨。

环境保护机构不断加强。在机构改革中,全市环境保护机构得到全面加强。环保机构由原来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环保股,到1996年正式成立迁安环境保护局,内设科室由1980年的一个环保科发展到现在的9个科、室、站、队和一个环保所。同时环保队伍不断壮大,环保工作人员由1980年的3人增至现在的212人。为适应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需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装备水平。2001年以来,累计投资500多万元购置监测仪器设备20余台套,增加了10余个监测项目,具备了监测140多个项目的能力。2004年,投资87万元安装了两台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在唐山各县(市、区)中率先实现了空气质量监测的网络化和自动化。2006年7月,环境监测站通过了省环保局组织的三级监测站验收,基本适应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2007年全市投入普查专项资金86万元,购置了普查监测必备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有力促进了普查工作的开展。同时,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投资283万元订购了应急监测车辆、设备、调查取证设施及人员防护装备和应急物资。

以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到2007年底,钢铁、焦化企业已累计投入污染治理资金6.9亿元,完成了高炉出铁场、转炉二次烟气、炼铁槽上、槽下及机尾等281个治理项目,上除尘设施264台套,废水处理设施8套,料场防风抑尘网6.5万平方米;14家水泥企业投资1300多万元完成了水泥窖、水泥磨等53个治理项目;热电企业投资1800万元对3台75吨锅炉进行了除尘器改造,投资400万元建设了炉前脱硫设施。同时,针对城区冒黑烟的问题,环保工作人员适时把治理锅炉达标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经过2003年、2004年两年的艰苦努力,累计完成城区超标燃煤设施治理197台套。2005年,又投入资金192万元,将城区现有超标燃煤设施全部强化治理到位,实现城区所有燃煤设施全部达标排放。2006年,环保局又开展了城区餐饮业油烟治理专项行动,对城区236家饮食服务业的366眼大灶投入治理资金123万元,安装了264台油烟净化器,使城区空气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到2007年城区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及以上天数达到了307天。

环保工作的进行,使我市铁焦化、铁选等企业尽早地步入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辑: 王艳贞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