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文体事业大步迈进

迁安市文体事业大步迈进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1-12-31 00:18:40 2995阅读

据迁安信息港通讯员王艳贞了解:近年来,我市市委委、市政府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为出发点,高度重视文化体育建设,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真抓实干,使我市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各地区文化扶持的有利时机,积极改善文化基础设施,致力文化名市建设,创建活动空前活跃;市协会组织健全有力,艺术创作丰富多彩;硬件建设扎实有效;人才精品层出不穷。我市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体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06年开展的“千人书法笔会”,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展现了全市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丰富了全市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另外我市以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生态村为背景编排的大型现代纪实评剧《徐流口》,被省文化厅授予“演出超百场奖”,在第七届河北省戏剧节上荣获优秀剧目奖和创新剧目奖,在第五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获优秀剧目、优秀演员、优秀导演等13项大奖;建昌营镇民间故事整理改编的大型评剧轻喜剧《仁义胡同》,为近年来我市传统剧目中一部精品力作,得到全国政协委员、海军航空兵原副政委马国超少将及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贾吉庆等有关领导高度评价,在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该剧获得了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出奖、优秀导演奖等多项大奖,并受到各大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而在我市连续举办13届的“颂祖国、唱迁安”合唱节和承办的两届“鲁能杯”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都充分展示了我市的综合实力。体育方面我市在今年7月5日闭幕的唐山市第七届青少年运动会上,取得金牌总数、团体总分均位列唐山市第二位,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全面展示了我市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果和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30年来,我市还很抓农村特色文化,市艺术团坚持常年深入基层演出,并紧密围绕中心编排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艺节目,每年演出都在300场以上;市电影公司以落实电影惠民工程为工作重点,40个放映队常年活动在农村、学校和敬老院,每年放映电影都在8000场以上。文化馆坚持经常下乡辅导,每年春节前夕都到偏远山区“送春联”,同时建立了赵店子镇康官营村、扣庄乡寺后村等12个文化活动基地村。全市农村文体活动广场达500多个,健身路径599条,文体活动场所总面积达119.3万平方米。19个镇乡、406个村建设了文体活动室、图书室,藏书达到90.4万册,农村人均图书达1.3册。镇乡文化体育工作基本上实现了“四有”、“四落实”的目标,60%的镇乡达到先进标准。     

除此之外,我市对文物文化的保护工作也高度重视,市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对我市境内的长城保护规划、开展长城保护工作。定期巡查全市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和重要遗址,对爪村遗址等全国、省、市级20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巡视检查,田野考古工作发掘清理3处,出土文物11件;征集民俗文物和革命文物85件。

随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迁安市文体事业已进入迅猛发展中。展望2008,文体事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美好。我市将进一步发展好特色文化,全力打造文化名市着力提升文化品位,使迁安的文化更加璀璨夺目。

编辑: 王艳贞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