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交通实现激情跨越
改革开放30年,我市的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交通发挥了服务、促进和先行作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改革之前,我市只有几条简单的机耕路、砂石路。直至1974年,我市才开始动工建设全市第一条沥青路——冷大公路。冷大公路路基宽12米,路面宽7米。1978年前,我市沥青路面的公路仅有141公里,通车总里程420公里,路网密度为0.35公里/平方公里。到2007年底,我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12公里,路网密度为1.92公里/平方公里,是原来的550%;1978年我市仅有10条市级客运班线。现在,我市客运班线已达98条,公交线路11条,我市534个行政村在2006年实现了村村通客车。2007年,我市还启动了城乡公交一体化,使部分镇乡和市区群众出行实现了公交化。
加快公路建设,优化道路通行硬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我市交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先后投资20多亿元,修建和改建了三抚公路、102国道、京沈高速公路迁安连接线、平青大公路、卑杨公路、杨柏公路、野兴公路、长城旅游路、钢城路暨钢城大桥、祺光路暨祺光大桥、迁擂路及延伸线、上兰路、万太路和大莲路等工程项目。到2007年底,我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12公里。全市路网骨架有了显著提升,以城区为核心,快捷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已初具规模,各镇乡到城区20分钟交通圈基本形成;通过部门行为、行业行为向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的转变,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到2006年底,全市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加强公路养护,优化道路通行服务环境。在建设的同时,市交通局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公路好路率连续多年位居唐山市前列,大幅提升了通行能力。市交通局按照生态补偿的理念,努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点多面广战线长等困难,修生态路,打造绿色走廊,使全市大部分公路在短时间内变成绿色走廊。2008年我市又投入绿化资金1236万元,完成公路绿化194.8公里,栽植苗木554万株,形成了“一条街一个风格、一个路段一个景色、一块绿地一个造型、一处鲜花摆放一个品牌”的绿化美化效果。
在做好干线公路养护的同时,市交通局发挥部门技术优势,选派技术骨干,做好协调沟通,积极配合各镇乡建设农村公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使公路建设赢得了各界赞誉。
维护道路运输秩序,优化道路通行软环境,30年来在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的同时,市交通运输行业始终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出发点,加快发展,使道路运输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在全市90多条客运班线,200多辆客运车辆,2000多辆货运车辆满足了客货运输。驾驶员培训、城乡公交使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感受了发展。1978年完成客运周转量2742.5万人/公里;货物运量150万吨,货运周转量1922万吨/公里;2007年度全市实现货运量2383万吨,增长16倍;货运周转量46064万吨/公里,增加24倍,班车客运周转量13276万人/公里,增长5倍。
编辑: 孟令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