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老军人出资30万元设助学基金 一件磨出洞的毛衣感动所有人!
迁安信息港消息:10月11日,89岁的老人何文忠老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向迁安市慈善协会捐赠30万元善款,成立“迁安市慈善协会仁存助学基金”。这笔基金所产生的利息,用于对五重安乡旭阳学校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困难学子进行奖励、资助。
“为迁安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是父亲多年的心愿”
在“迁安市慈善协会仁存助学基金”成立仪式现场,小编见到了何文忠老先生。何文忠老人现年89岁,但精神矍铄,除略微耳聋外,言辞表达、反应能力都超群。因工作关系老人及其家人现居石家庄,但他却是不折不扣的迁安人。

年轻时的何文忠先生
经了解得知,何文忠老人1927年3月出生于迁安市更新庄村,1947年春,20岁的何文忠在当地区政府参加了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老人1947年秋参军,在冀东军区十二军分区独立五团工作,曾任见习股员、正式股员。解放后,曾任河北省军区助理员、副处长、处长、石家庄军分区后勤部长、石家庄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一个离休前任石家庄警备区副司令员的老人却如此和蔼可亲,在交谈中令人惠风和畅。
作为一名党员、军队离休干部,现年89岁的何老一直惦记着为家乡迁安做些事情。2010年,老人病后康复,首次向女儿提起资助家乡孩子上学的想法,“当时我爸爸跟我说起这个事情,我感动地落泪了,因为我觉得父亲的思想觉悟真的是太高尚了”,作为女儿,父亲有这样的想法和心愿,让女儿何卫民深受感动。出于对何老的理解,老伴儿和儿女们支持他做出的决定。

基金小组成员合影

何老在赠与迁安市武装部领导的书上题字
经过准备,何文忠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千里迢迢回到迁安,经与迁安市慈善协会协商,成立“迁安市慈善协会仁存助学基金”。
基金的成立,饱含着何老对家乡的热爱,更有老人对迁安新一代学子的无限期望。据何老介绍,基金取名为“迁安市慈善协会仁存助学基金”,一方面,深感父母在世时经历的艰辛和疾苦,是常人难以想像的,想表达对其父亲何仁存的追思之意;另一方面,则是想体现仁义、仁慈、仁爱永存之道,更重要的是为了响应党关于发展慈善事业的号召。
一件磨出洞的毛衣,感动所有人
对于女儿来说,父亲何文忠一直都是一个生活简朴的人,日常时时责备子女的“奢侈”,总是省吃俭用,但却将30万元善款一次性捐赠给迁安市慈善协会,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和动容。


提起父亲身上磨出洞的毛衣,女儿何卫民落泪
“迁安市慈善协会仁存助学基金”成立仪式现场,一件磨出洞的毛衣,让现场每位领导都红了眼眶。“这一件毛衣,还是我爱人送给父亲的,父亲已经穿了十多年,袖子这都破出洞了,还不舍得扔,父亲常常说,毛主席的衣服补了多少补丁呢。他这一辈子,都没舍得为自己买点什么”。30万元的助学基金,是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一点一滴省出来的全部积蓄。
一个倾其所有,建立仁存助学基金的老人,在耄耋之年写成《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概要》和《中国古代典故与成语》两部书,用知识回报祖国和人民,但老人仍觉得微不足道。何文忠老人称:“我从小就爱好读书,尤其喜欢历史,从历史中学到的知识,能够教会我们更好的回报祖国和人民。我希望尽个人的微薄之力,能够带动更多有能力的迁安人士,回报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老人无私忘我,大爱、博爱的情怀和品格,深深触动在场的每一位人员。
一位耄耋老人,一件磨出洞的毛衣,一笔30万元的助学基金,一种珍贵的精神给养!
关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