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农鹅业:靠品牌做大做强
6月17日,随着尚园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成功注册,标志着马印明的正农鹅业集孵化、养殖、育种、饲料加工、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养殖产业化正式形成产业链,代表着迁安的“乡巴佬”———“日月明”牌鹅系列产品将以新定位、新内涵、新形象、新口味闯入市场。至此,正农鹅业将进入品牌化发展时代。近年来,迁安镇杨团堡村的马印明,依靠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科学发展,闯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养鹅的产业化发展、品牌化经营的持续增收之路,惠及了万千百姓,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养鹅雷人和现代产业化养殖的引擎。
记者在马印明的引领下,穿行在迁安镇杨团堡村北的正农鹅养殖基地的各个功能区,山一程、水一程,树一程、鹅一程,看到的满眼都是风景和变化,听到的满心都是感动和惊喜,到处彰显大公司风范。一条条随山势而建的水泥甬路纵横交错于山场树林中,在密林掩映下的各个养殖场布局规范、设置合理,让人置身其中,备感规范和清爽;一幢幢成排的鹅舍和一座座戏水池塘交错地分布在甬路两侧、密林之间,再加之满眼的苜草、上万只的白鹅和身着花色大褂的饲鹅人,恰似一幅生动的田园水墨丹青画,让人不禁醉美在山水田园之中。“这是饲料发酵、加工区,全部由自产的苜草和玉米等加工、配比而成,生态有机,无任何添加剂。那是孵化育雏区,全部是自动机器孵化,现在我们只走珠蛋,鹅苗大多在就近销售,市场比较红火。这个是产品加工区,刚刚注册成立的尚园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将让我们的‘日月明’品牌赋予更多新的内涵和品种。目前,正在进行装修,机器设备已考察订购到位,其他有关手续都在跑办之中,计划11月份将投入使用。届时,经过我们特殊技术、特殊工艺制作的鹅蛋系列产品将打入市场,成为迁安的‘乡巴佬’。”马印明一边介绍一边非常高兴地告诉记者。自2007年9月,马印明创办昌图豁鹅养殖场以来,饱尝了技术不精、管理不科学、市场低迷等多种原因造成企业举步维艰、股东撤股等大起大落、市场风波的打击,让其变得日趋睿智而成熟干练。近10年来,为保障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天生爱琢磨的马印明,不断学习、不断改良鹅的品种和养殖技术,从普通饲料加工到发酵储藏、从单纯的养殖到循环养殖,从单纯的孵化、售鹅到出售珠蛋、蛋产品、鹅产品……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早在2011年,他就注册了“日月明”牌商标,但此时的生产产品只是简单的鹅肉、鹅蛋。为进一步扩大服务群体,马印明以鹅产品深加工为龙头,以科学技术为后盾,不断建立健全了“产、加、销”一条龙的运行机制。2013年7月,合作社加盟“行密贡鹅有限公司”,成立了迁安市鹅香瑞食品店,生产“行密贡鹅”及卤菜熟食等产品,有效地延伸了产业链条,解决了淘汰种鹅、公鹅销售难题,为企业增加效益200多万元……为扩大养殖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马印明又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400亩的11个现代化养鹅场,供村民租赁养殖,既降低了养殖户的投入,又有利于管理,更主要的是有效减少了养殖户的风险,有力保障了鹅产品原料的供应。为规避风险,他在今年初开始深入琢磨鹅产品的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一次偶然的机会,城内的一位长者数年都在这里采购并腌制的鹅蛋,马印明尝后果真咸淡适中、味道极佳,且经权威部门化验无任何有害物质。为此,马印明几次登门造访,花了近10万元购买了他的腌制技术,并在深入细致地调研、考察、测算后,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租赁了厂房,现正在进行改造装饰。“现在所有的产品生产设备已经开始预订,计划11月份将投入使用,在明年12月份像“乡巴佬”蛋产品一样的‘日月明’产品将闯入市场。”其实,企业所生产的鹅、鹅蛋等产品在2011年就被认定为了国家级有机产品。届时,经过一定有机技术加工后的系列产品,将让尚农公司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集孵化、养殖、育种、饲料供应、屠宰加工、蛋产品深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唐山市重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谈到尚农公司的发展,马印明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本着布局优化、企业集群、产业成链、物质循环、集约发展的原则,不断探索正农鹅业深加工集成养殖模式,发展饲料生产、鹅养殖、鹅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一体化的养殖业,实现鹅养殖清洁生产,最终建成一园九区,形成无废高效的跨产业、跨农户循环经济联合体和现代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特色生态型养殖小镇,让农民早日享受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为‘魅力水城、绿色迁安’建设贡献力量。”
关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