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我市努力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

我市努力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6-08-02 16:28:30 1724阅读

为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要求,超前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惠老政策、加强老年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为老服务水平等举措,在全市基本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超前规划,资金保障,公办养老机构示范带动作用显著。我市本着资源共享、适当集中、统一标准的原则,投资7585万元建成总占地115亩、建筑面积42800平方米、设计床位1800张的省级一流的社会福利院5所。投资1400万元,建成占地1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60张的集休养、医疗、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老年综合服务中心1所。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优抚对象入住需求的基础上,还面向社会招收自费养老老人106位。在管理服务方面,引进社会工作理念、专业知识、工作方法和技巧,实现为老服务由传统的身体照料、生活护理模式向医疗护理、日常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娱乐学习、心理治疗和临终关怀六位一体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模式的转变。

正确引导,落实政策,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有序发展。我市共有民办养老机构20家,床位2332张,入住老人715名。我市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落实养老机构建设中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税费减免、供水、供电、供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老年人的优待政策,正确引导和鼓励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同时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对已取得社会福利机构批准设置证书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社会福利机构,及时足额兑现一次性建设奖补和运营床位补贴,极大调动了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的推动了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持续发展。

落实待遇,社会保障,切实解决老年人后顾之忧。我市连续多年实施高龄老人养老保健津贴制度。目前,按照80-89岁的每人每月100元,90-99岁的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300元的全省最高标准,2016年上半年已累计为11961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384.8万元。同时,为提高广大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连续多年开展资助五保对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及其它特困群体中的老年人参加助老健康御险活动。2015年,累计出资85.2万元资助1.7万名老年人参加了助老健康御险2016年,我市将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近3万人,累计出资88.9万元,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这项惠老政策。

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我市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原则,组建了市、镇乡、村三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高效有序运转。一是通过给予适当补贴的方式,扶持市区2家民办养老机构扩大规模,建成燕阳、燕经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招收社会养老的基础上,开展日间照料等公益性服务。同时利用社区(村)现有的老年学校、图书室、卫生室、健身娱乐等资源,开展生活照料、书刊阅览、娱乐健身等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生活照料和活动场所,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探索建立老年一条街、幸福院、村级敬老院等养老新模式。如蔡园镇结合镇域经济基础较好的实际,在刘湾子村、小石岭村、北屯村投资建立老年一条街,配齐水暖电、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安排本村的空巢、独居老人在街内生活居住、互帮互助,并由工作人员提供日间照料、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服务。大崔庄镇石梯子沟村、大五里乡山叶口村结合本村实际,正在筹建村级敬老院,为本村老人提供免费养老服务。同时在其他村积极引导经济条件较好、乐于开展老年服务的家庭,为本村老人提供托老、日间照料等服务,并给予适当的资金补贴,实现个人集体双赢的目标。三是开展多样化为老服务。以社区为依托,建立为老服务热线、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等信息沟通渠道,由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根据老人经济状况和需要为居家老人提供家政服务、生活料理、康复护理、文体娱乐和精神慰藉等专业化服务。民政部门还组建社会工作部,定期由社会工作师深入到基层指导工作人员开展社会工作;组织社会组织、便民服务网点和有一定能力及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组建志愿者服务队、老年人自助服务队、为老服务联盟等多种组织,不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四是依托社区服务热线5965555,为孤寡、空巢老人赠送一键通呼叫器。社区老人只要拨打热线或点击按键,不用出门就可享受到起床、吃药等免费日常提醒,代叫子女等口信传递,米、面、煤气等免费配送服务,同时还可抵偿选择家庭保洁、搬家等家庭服务和电视、空调等维修类服务。2015年,为辖区400多位老人安装一键通电子保姆。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