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的“科技保姆” ———记高级农艺师、市林业局果树花卉生产及林业产业管理站站长张东升
炎炎的夏日,蔡园镇小石岭村核桃种植户李贺春,站在自家的果园前面,眼望着一棵棵结满核桃的果树,分享着路人啧啧的赞扬声,心里甭提多高兴啦。他感慨地说:“多亏了‘科技保姆’的指导,这核桃树才长得这么好!”李贺春所说的“科技保姆”就是我市高级农艺师张东升,现任市林业局果树花卉生产及林业产业管理站站长。
6月2日早晨8:00,记者跟随张东升到蔡园镇小石岭村核桃园进行科技指导。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上,他的手机一直在接听电话,都是各村果农打来的咨询电话,以至于电话都有点烫手了。张东升告诉记者,2008年小石岭村积极谋划林果业,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购苗、统一栽植,分户管理”的模式,发展清香核桃700余亩。他得到消息后,主动上门服务,帮助群众解决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他针对清香核桃品质好、产量高的优点,但耐寒性差、脱茬问题严重这一实际问题,从提高树体抗寒性入手,采用摘心、施肥、冬季树干涂白等措施,有效进行了解决,使该村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目前,小石岭村核桃产量达到了20吨,收入50余万元。当赶到该村的核桃园时,果农们没有多少寒暄,顺手递来了一顶草帽,便拉着他查看果树的长势。张东升耐心地将发现的问题一一说明,并给开了“处方”。“我是村里头一批种植核桃的,现在有1.2亩地60棵树,产量一年比一年好,这都是张站长努力的结果,他就是我们的‘科技保姆’!” 李贺春笑着说。
从小石岭村出来中,张东升又马不停蹄来到大崔庄镇大庄村,在村民刘振奎承包的100亩苹果园里,张东升继续忙碌着。刘振奎告诉记者,当初他这是荒山,自己修了梯田,栽了8000多棵红富士苹果。因为不懂技术,吃了不少苦头。有一年春天,刘振奎发现很多苹果树根部以上出现了干枯,而且有的失水过多枯死了,这让他沮丧了好一阵子。一天,听大队广播说市林业局果树专家要来本村搞果农技术培训,刘振奎早早地在村里等候,可心里仍是半信半疑。张东升来到他的果园,经过现场诊断为苹果树干枯病,原因是刘振奎在上年秋末给果树施了没有腐熟的农家肥,农家肥在腐熟过程中产生热量对根系造成了伤害。这一下让刘振奎折服了,从此张东升就成了刘振奎的“技术负责人”。如今,果园已经进入结果期,在张东升的指导下采用的是高主干开心树形、垂帘结果修剪技术,苹果个大味美,一直是各大超市的抢手货,刘振奎嘴上也乐开了花。
今年53岁的张东升毕业于河北林学院。参加工作31年来,他充分发挥所学的经济林专业特长,一直致力于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每年都会按照果树的农时季节举办培训班,到果园进行现场讲解管理技术,编写发放技术明白纸,为不同地区不同地理条件的果园分别制订管理方案,有的放矢,从而培育了一批高产高效的典型和基地。现已建设优质核桃基地7万亩,使我市成为京东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培育了桃园农庄精品苹果园、郑庄清香核桃精品园、东密坞板栗精品园等11个精品园,培育的优质果品分别获得第19届中国廊坊农业博览会金奖6项、银奖2项、铜奖3项。因工作业绩突出,张东升先后多次获得省市各级表彰奖励,其中河北省林业厅先进个人2次,唐山市先进专业技术工作者2次,唐山市林业局先进工作者10次。此外,在《中国果菜》、《河北果树》、《河北林业科技》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关闭
关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