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海绵城市 迁安如何先行先试(图)
收益模式是PPP项目落地和推广的关键,因为谁都不会干赔本的买卖。迁安“大包”里的可经营性项目包括城市给水厂、工业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厂等,企业可通过对居民供水以及污水处理获益。企业蓄积的雨水经过净化后,可用于园林绿化、道路喷洒等。韦长怀说,用一个大包,分清项目的责权利,也便于后期运营。
该市还成立了全国首只海绵城市建设引导基金,去年8月18日正式启动发行工作,由深圳金砖城市国开先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募集认购,第一期规模为10亿-15亿元。目前,该基金已筹资12亿元。
一个服务满三年——大力引入技术“外援”,建设不“跑偏”
5月24日下午,笔者来到迁安黄台山公园,西津晚渡、灵泉喷玉等景观让人陶醉。黄台山公园升级改造项目是迁安海绵城市重点工程之一。可公园道路都是硬化路面,是不是要铲除,重铺透水砖?
“这样做,就会‘跑偏’,不仅浪费资金,建设时间也长。”迁安市住建局副局长张小彬说,只要采取开挖植草沟、增加雨水调蓄池等措施,就能实现将自然生态功能融入到景观中,一点都不费劲。
对于一个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力量的县级市,迁安的理念为何如此先进?韦长怀表示,既然自身基础条件差,就只能在寻求“外援”上下功夫,通过专业人士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不因专业能力不足而“跑偏”。
经过多方考察论证,迁安选择了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为期三年。规划设计阶段,清华同衡侧重开展海绵城市顶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阶段,重点进行项目的设计文件指导和审查。
在清华同衡影响下,迁安不“为海绵而海绵”。三里河生态走廊等试点区域内的项目,路面都是近年才铺设的,功能性好,不需破坏性拆除,只需在道路两旁开挖植草沟、铺设雨水管等措施就能实现“海绵”功能。新建公园、道路、小区将铺设透水砖、建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等“海绵体”。
2017年,迁安要完成21.5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届时,城市将如“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旱时“放”,对雨水循环利用。这,令人期待。(记者赵建 通讯员李瑛)
 关闭
关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