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阁】迁安文化,源远流长
迁安的历史文化之光是以其文物古迹来表现的,结合迁安的山水风光和水域生态文明,迁安的历史文化之光又成为迁安旅游的独特名胜景点。
迁安的历史开始于爪村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4-5万年,是迄今为止冀东地区发现最早的的人类活动的遗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帝时期轩辕部落与炎帝、蚩尤定鼎中原的涿鹿之战就发生在这里,之后才有了古轩辕国的传说。轩辕、孤竹、箕子、令支等先后立国于迁安地区,方国众多。
迁安在商朝属孤竹国,夷齐让国,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的故事流传千年。
我市境内的夷齐庙,也称清风台,建于明弘治十年,是夷齐庙晚期保留较完整的标志性古建筑。
迁安境内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明清时期,迁安作为拱卫京师的战略要地,境内的长城在当时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迁安共有四大类、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市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其中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间文学——仁义胡同、传统技艺——贯头山酒、老马识途、手工抄纸。上面展示的是我市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
迁安酿酒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我市的贯头山酿酒,在宋末元初就采用了蒸馏提纯的方法,2012年贯头山酿酒技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
迁安的造纸始于汉代,到了明清时期已经逐步形成规模,有北迁南宣的美誉。上面展示的是采用照片和立体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迁安手工造纸的工序。迁安手工造纸在2007年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迁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址:迁安皮影,建昌营庙会的抬杆。
我们坚信,创造了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迁安,在未来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辉煌。
5月22日,迁安轩辕阁盛大开阁,敬请期待!
您想了解更多迁安旅游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迁安市旅游局
稿件来源:迁安市旅游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