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适应新常态 培育新动能 全市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呈现新亮点

适应新常态 培育新动能 全市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呈现新亮点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6-04-29 17:03:02 1892阅读

今年以来,我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投资、稳增长、惠民生的核心举措,以打造新型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为目标,重点实施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新增长点培育、成长性企业登台阶凤还巢四大工程,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形成了全市项目快速推进的良好势头,全市项目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呈现了新亮点。2016年,我市筛选确定了牵动市域经济发展、产业带动性强的11个立市项目和100个重点项目; 5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17个项目被列入唐山市重点项目。11个立市项目和100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135.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82.5亿元,截至3月底,已实施项目71个,计划总投资583.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46亿元,当年已完成投资30.6亿元;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62.2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8.7亿元,当年已完成投资1.03亿元;17个唐山市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89.8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3.4亿元,当年已完成投资10亿元。

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手抓,在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新型制造业基地。一方面,我市坚持存量调优,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重点实施燕钢精品钢、迁钢公司冷轧硅钢扩能等5个项目,进一步调优钢铁产品结构;加快华洲金属制品公司8万吨紧固件等14个项目建设,确保正大350万吨焊管二期等项目尽快达产达效,积极谋划推进板材深加工、住宅用钢结构等项目,以耗钢化、链条化、智能化、高端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钢铁初深加工产业。同时,加速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抓好中溶科技30万吨无水乙醇、新奥LNG4个重点项目,推进煤化工产业精细化发展。抓好首实3万吨包装带、中建西部新型建材等7个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包装建材产业,力争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10%以上。另一方面,我市坚持增量调大,推动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突出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抓好天津信地新智慧创新基地、艾驰高端医疗诊断试剂等9个项目,支持英诺特、葵花、百善、金沙工贸、乐达特种陶瓷等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重点加快天津物产综合物流服务中心等11个现代物流业项目;积极推进中唐文化旅游综合体、塔寺峪等10个休闲旅游业项目;抓好北科大联合办学、富达新智慧科技双创基地等11个教育培训、养生养老业项目,促进高端服务业快速崛起,力争服务业增加值比全市平均增速高2个百分点以上。

坚持内激、外引两手抓,在壮大转型发展市场主体上求突破。对内,我市继续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和民企创新创业活动,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设立专项资金,通过组织参加EMBA课程、专题培训、外出考察等方式,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休闲旅游、生物医药等转型项目。到3月底,我市累计新增民营企业225家、新增个体工商户928户,民营经济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81.46%。对外,我市积极把握协同发展机遇不动摇,不断加强对接京津、招商引资力度。年内,我市将继续组织开展主题推介、周末迁安行、新媒体招商等推介活动,重点实施产业对接十百千工程,力争对接京津地区国企、央企、国内百强等巨型航母企业10家以上,对接科技研发机构、行业协会等100家以上,对接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继续走出去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精准招商和请进来推介招商,精心筹办经贸洽谈会等系列活动,年内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大型央企、行业领军企业4家以上,新引进域外资金100亿元以上。

坚持服务和管理两手抓,在加快推进上求突破。我市一是抓项目开工。按照上级统一的安排部署,作为全省项目集中开工唐山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的主会场,我市成功组织了2.29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此次我市共有20个项目集中开工,计划总投资123.8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5.8亿元,很好地起到了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二是抓领导分包。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要求,年初将全市73个重点项目全部分包到市领导,落实到责任单位,细化到时间节点,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三是抓项目观摩。借鉴唐山市项目观摩经验,继续组织开展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年内我市将组织4月、9月、12月三次项目观摩活动,对每个镇乡和园区项目进行打分排名,以有效激发全市上下谋项目、建项目积极性和紧迫感。四是抓管理机制。实行分类监控制度:本着突出重点、精准管理的原则,筛选确定了11个立市项目和100个重点项目作为重中之重,由市重点办每月通报项目进展情况,每月召开调度会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确保重点项目快推进、早投产。实行梯次管理制度:按照谋划项目抓推进、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开工项目抓进度的思路,根据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采取不同的工作举措,形成大项目加速推进,中小项目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实行督导通报制度:将各级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市委督查范围,对破坏和影响项目建设的行为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严惩,确保项目推进步伐。五是抓考核奖惩。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考核,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任务按时限完成情况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各单位的评优评先和奖励的重要依据,全面唱响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看水平、以项目看干部的主旋律。

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在创优发展环境上求突破。我市一是以园区为平台支撑转型升级。将园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不断完善园区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一区多园园中园模式,全面提高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打造最优质的项目建设承载平台。二是大力优化发展环境。首先,深入实施行政审批瘦身提速工程,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其次,积极破解要素制约。在土地上,建立和完善了重大项目用地事前协商和保障制度,上级下达用地指标主要用于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工作,千方百计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在资金上,积极推进银企对接,争取信贷支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行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解决项目融资难问题;在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上,积极推广PPP等模式,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