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就有家
今年47岁的杜翠清是上庄乡下射雁庄村一名普通的妇女。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杜翠清更是在哺育孩子的同时,悉心照料公公婆婆,热心帮衬大伯哥家的4个侄子侄女,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受到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
杜翠清的公公今年85岁,婆婆86岁,公公婆婆身体不好,夫妻俩总是耐心的照顾着,从不和哥哥嫂嫂攀比。2010年,公公突发脑梗塞,左半身失去知觉,瘫在了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看着躺在炕上的公公,杜翠清夫妇心急如焚,他们给老人寻医问药的同时,耐心伺候老人,老人卧病在床,大小便根本没有知觉,屎尿拉在裤子里那是常有的事,杜翠清从来不嫌公公脏,经常给公公擦洗、端屎端尿,就像亲闺女一样。在她精心的照顾、关心下,公公从头到脚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老人时,婆婆都会流着激动的泪跟他们说:“好儿子不如好媳妇,能有这样的媳妇真是福分。”婆婆有腿疼的毛病,一到冬天就疼的厉害,杜翠清一有空就帮婆婆按摩,只要听说对治腿疼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挖空心思买来给婆婆服用。
2013年杜翠清的婆婆因为胆结石住院一个月,婆婆刚刚出院,公公又因为心脏病住进了医院。杜翠清自己打理3个大棚,家里还养了20头猪,但无论多忙多累,她都坚持去医院照顾生病的老人。公公婆婆住院的这两个月,杜翠清几乎没睡过一个成宿觉,没吃过一次安稳饭,但她从未对公婆有过抱怨,使过脸色。每到晚上,杜翠清都累得满头大汗,浑身酸痛,这两个月,杜翠清整整瘦了15斤。
丈夫郭军海有两个哥哥。1992年,郭军海的大哥因为肺心病去世,撇下4个年幼的孩子。大女儿10岁,二女儿8岁,三女儿6岁,最小的儿子4个月。大嫂智障,没有劳动能力,4个年幼的孩子没人看管。郭军海的二哥家也是四个孩子,也无暇照顾大哥家的孩子。公公婆婆那时也都是60多岁的人了,看着4个可怜的孩子,公公婆婆急得都哭了。“你大哥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他这4个孩子可怎么活呀。”看着年事已高的公婆和4个可怜的孩子,杜翠清说:“爹、妈,你们别着急,不是还有军海我们俩嘛,无论今后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一定将他们抚养成人。”从此,杜翠清就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任务,那时杜翠清的大女儿3岁。家里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公公婆婆身体也不好,平素里看病吃药,花销本来就不小,现在又凭添了5张嘴,日子过得就更加窘迫了。那时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几个孩子的学费对于这个清贫的家庭来说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有的人给杜翠清出主意:可以让大的别上学了,大的带小的,既能减轻经济负担,还可以少挨点累。可杜翠清却说:“这可不行,挨累受穷我不怕,但孩子不能不上学,只要孩子想上,再难我也得供。”为了确保全家有饭吃有衣穿、孩子们有学上,杜翠清夫妇就更加忙碌了。她们建了3个温室大棚,养了20多头猪,兼卖猪饲料,晚上杜翠清还要缝洗衣物、收拾家务。杜翠清家的灯总是全村亮的最早关的最晚的。就这样,夫妇俩咬着牙坚持供4个孩子完成学业,老大、老三初中毕业,老二、老四高中毕业。生活中杜翠清夫妻俩总是把最好的让给哥哥嫂子家的孩子,宁可让自己孩子受点委屈,也不让哥嫂家孩子受委屈。4个孩子看着叔婶慈祥的面容、操劳的背影,她们也都非常懂事、心存感激,她们经常说:“老叔、老婶就是我们的亲爹亲妈,有她我们就有家。”现在,4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3个侄女已出嫁,夫妻俩正张罗着为侄子找对象,她们说:“等侄子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们就放心了。”
杜翠清夫妇的事迹感染着左邻右舍,让整个村都弥漫着爱的气息,面对别人的称赞,杜翠清夫妇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我们该尽的责任。
关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