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梁宏臣靠养猪增收

梁宏臣靠养猪增收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6-03-24 16:56:42 1630阅读

一提起梁红臣,杨各庄镇披甲窝村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通过这几年养猪走上了增收路,现在不仅把家里的房翻建成二层楼房,而且还扩建了养猪厂两栋猪舍。这里猪舍全是钢架结构,铝合金门窗,全封玻璃的,猪都睡在床上了,并且猪舍里面全部安装上了空调、地暖……

来到了养殖厂的院内,呈现在眼前的是400平方米的猪舍,南北两面有产床20个,育肥床8个,中间是通道,东西两边两个大空调开着,怪不得这里这么暖和,这一天得耗多少电呀,这成本得多高。他妻子的一席话马上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疑惑。她告诉我们,这空调不用电,是用节能锅炉带的水空调。不但能制热也能制冷,节能环保。

近年来,全民创业的号角再次吹响。敢想敢干的梁红臣,自参加市里举办的全民创业培训班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养猪挺挣钱的,他就想我在生产队养过猪,有技术,就把目标锁定。梁红臣开始筹建猪厂,可是这谈何容易。万事开头难。他四处借钱,筹集到6万元钱,为了省钱夫妻俩自己砌了30多间猪舍,购买了4头母猪,开始了他们的自繁自养的养猪的创业生涯。自此,两口子在山上安了家。刚开始没条件,夫妻俩住的简易棚只有5平方米,人家住的是冬暖夏凉,而他们两口子正相反,而且还要受蚊虫的叮咬。为了掌握养猪的技术,梁宏臣买来了许多书籍,还到天津、北京、辽宁参加培训班,学习技术。他总结出一套经验,那就是防疫、消毒、看管、清洁到位,掌控好温度、猪的成活率高、生产快、效益高。

在他们夫妻的勤劳努力下,养猪厂滚雪球似的发展壮大,从最初的30间简易的单面塑料猪舍,到现在的钢架结构跨度达到11米的双面的现代化的猪舍有5排,100多个猪舍、存栏量达到700头,年出栏1200,并且在养殖过程中实行分区管理,有产房、保育房、育肥房,还有了专门的办公区、饲料加工区。同时,猪的品种及时进行更新,从最初的本地猪到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母猪。他还带动本村村民发展养猪。问及他今后的梦想,这个憨实的农民道出了他的心声:他要在年出栏1200多头猪的基础上,准备扩建两栋猪舍,年出栏达到2000头,并且打算建一个大型的沼气池,上一个发电项目,走上绿色循环生态发展之路。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