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新骗局来了!市民当心
迁安信息港消息(编辑:李娜)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微信朋友圈的行列,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交群体,但是近期却发现有人“盗用”微信朋友的头像来借钱,如何防止上当受骗,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成为市民们在玩微信时需要注意和防范的问题。
更换成他人的微信头像、昵称来骗钱
最近,小编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个善意的提醒:“有人在微信被骗了40000元,请注意,别人可以下载你的微信头像,然后把昵称改成你的名字,再屏蔽朋友圈对你可见,然后完全可以冒充你,其他人无从分辨。所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点,开始通过微信行骗”。
巧合的是,近日家住迁安市区市民李女士爆料称,她就差点被骗,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骗子换成我朋友的微信头像和昵称来找我借钱,他问我借5000块钱,也不是小数目,幸亏给朋友打电话核实了一下,要不然可真就上当受骗了”。
现在的骗子太多了,李女士称,希望信息港能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以防上当受骗,遭受经济损失。
据了解,微信作为一种社交通讯软件,给市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提供了很多乐趣,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却趁机投机倒把,试图通过微信来行骗,获得不义之财。小编发现在使用微信时,更换别人的微信头像和昵称非常简单,只要下载保存别人的微信图像,然后选择、使用即可,昵称、性别等信息也可以改成一致,过程中不需要任何验证。“克隆”的过程可谓是轻而易举,因此市民如何防范,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也成为防骗的重中之重。
改备注+打电话核实,让骗子无处遁形
据了解,使用微信时,陌生人之间无法发消息,因此此类行骗内容也无法发给陌生人,因此需要先验证通过。在熟人圈里,如果细心点,就会很容易发现尽管骗子“盗用”了他人的头像,但备注名称不会改变,因此,建议广大市民在使用微信时,尽量记得改备注,备注姓名是防止被骗的最有效方式。
除了备注姓名,遇到有人通过微信借钱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打电话向朋友核实。另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位市民都增强使用手机的安全意识,使用微信时,一些保护个人隐私的举措,市民需注意:
1.使用完微信查看陌生人后,可通过“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清除自己遗留的位置信息,避免持续的曝光。
2.在隐私设置里关闭“把我推荐给QQ好友”、“通过QQ号搜索到我”、“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的功能,其他人只能通过微信号找到自己。
3.开启“加我为好友时需要验证”,类似于QQ的好友验证,避免不必要的骚扰。
4.加好友后立即修改好友备注,否则别人下载了好友头像、换个相同名字来冒充好友身份,真假难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