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我市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

我市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5-11-20 10:44:23 1011阅读

按照河北省、唐山市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要求我市在“滨河田园绿道”周边建设了迁安市现代农业园区,走出了一条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示范的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市现代农业园区地处京津冀物流大通道和“京津唐秦承”城市圈的中心,与主城区东部毗连,涉及四乡镇一园一场一站。园区总面积5万亩,71个行政村,总人口90790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生态、高效、富民为主线,以建设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以规模化粮油高产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休闲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抓手,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休闲农业产业体系、规模种养业产业体系、循环农业产业体系等四大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工作中,我市确定“1+2+3”行动,即:“1”———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园建设为核心;“2”———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加快科技创新为支撑;“3”———以拓展农业功能发展第六产业、发展循环农业,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为措施,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到2014年底,园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2.7亿元,一产增加值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98元。目前,迁安市现代农业园区已列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加快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园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现代农业园区领导小组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将2000亩食品药品加工产业园共同打造成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园,实行基础设施共建、招商资源共享,项目共同储备,政策统一制定“四统一”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增长极作用,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已达15家,实现投资达30亿元。其中:北京三元迁安奶制品加工、葵花药业中药材加工产业化、河北乐丫农产品加工、燕禾泉饮料加工等项目相继投产达产。北大荒集团100万吨果糖生产加工、祺盛农产品加工基地及现代物流等项目开工建设。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90%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规模农业发展水平。我市一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目前,园内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农民合作社126个,家庭农场9个,种养大户18个,省级示范社4家(国家级1家),园区农户入社率达到了80.2%。积极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引导会员有序入社,加强合作社与农民利益联结,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3家。二是充分发挥集约经营增长极作用,以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重点,建设千亩粮油示范区203万亩,万亩粮油生产示范方2个,蔬菜标准园3个,标准化果园2个,规模养殖场6个,全力打造环京津绿色农业农产品生产基地。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我市一是依托迁安现代农业院士工作站,充分发挥迁安市隆兴科技示范场的现代农业科技增长极作用,围绕粮油高产创建、农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建设实施50个农业科技项目。建设十大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内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76%。二是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河北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多年密切合作,对接京津冀地区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达成了20个合作意向。三是建立了迁安市现代农业园区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3位院士,中国农科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北京农科院、天津农科院等国内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

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发展第六产业。我市在发展传统高产农业基础上,努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保鲜、储销增值,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抓住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的机遇,大力发展桃、苹果、葡萄、梨以及采摘园、农副产品加工观光园、农事体验园等休闲农业主题园,引导农民开发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养殖。注重挖掘迁安农村独特的生态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园、休闲农庄、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农村特色旅游品牌和产品,加速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几年建设,迁安已成为京津唐地域内颇具影响力的群众休闲旅游度假场所。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市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严格控制农业用水,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废旧地膜基本实现有效利用)为目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了农业节水增效,化肥、农药用量实现了零增长,养殖场推广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配套大型沼气池建设。完成测土配方施肥4.1万亩,配方肥使用量1400吨,有机肥2.5万方。

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提升现代化农业园区服务能力和承载力。我市一是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市涉农部门为成员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筹建办公室牌子。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等工作。二是制定出台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推动园区建设。三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园区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整合各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重点项目投资、政策性奖励补贴补助资金向现代农业园区倾斜。充分发挥市农业小额信贷担保中心作用,协调农村信用联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涉农银行,扩大授信额度、贷款资金额度,重点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