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之源——迁安二中抓外显求内变纪实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迁安二中2015年高考上线率在唐山市10县(市、区)排名由2014年第7跃至第3。师生雀跃,领导认可,社会满意,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把赞许的目光投向了迁安二中。迁安二中何以实现飞跃?校长梁玉国坦言:变化得益于课改,得益于树品牌,得益于教师的合力。
深度推进课改
迁安二中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课改的深度推进,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正是2012年课改开始时的高一新生。
事实上,让迁安二中人坚定地走课改之路一方面是迫不得已,光环不在,业绩下滑,优秀教师流失。梁玉国在领导班子会上响亮提出:“不被光环束缚自己,不被困难吓倒自己,要通过改革,杀出一条血路来!”另一方面,迁安二中对课改的探索达到了一定程度。对衡水中学、庆安中学、宣川中学等课改先进学校的考察学习,让迁安二中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2012年暑假,经过多层次反复研讨,一整套既有他家之长,又切合本校实际的深度推进课改方案出炉。这套改革方案长达30余万字,涵盖教学、管理多个层面,贯穿了“自主管理、自主课堂、自主发展”的核心理念。
在自主管理上,学校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6个工作部,学生会主席、各部领导均由学生自主产生。年级、班、小组同样设置6个工作部,形成了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被管理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网络。
在自主课堂上,迁安二中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模式,制定实施了“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小结三个环节,自主学习、激趣导课、讨论展示、探究质疑、精讲点评、检测小结六个步骤;确定了课堂教学行动纲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提炼要点、化解疑点;明确“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考点,学生自学能会的坚决不讲、学生讨论探究能会的坚决不讲、太大太难讲了也不会的坚决不讲。自主学习充分,激趣导课灵活,讨论展示热烈,探究质疑深刻,精讲点评透彻,检测小结清楚。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该校对教材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删、调、联、融”。整合后的教材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切合了二中学生的实际;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又有效调动了学生课上的主动性。
学生普遍反映,新课堂,活!过去上课想睡觉,现在是单桌改圆桌,没法睡;二是能跟得上,不想睡。
老师们反映,新课堂虽然要求教师不能多讲,但对自主学习阶段导学案的问题设计要求变高了,适应整合后教材的能力要求变高了,小组建设的任务变得更重了。
擦亮“三大品牌”
经过打造的“阳光体育大课间”“疯狂英语”和“升旗仪式”三大品牌,具有鲜明的迁安二中特色,收效甚佳。原本属于形式范畴的东西,何以就演变成了催化剂呢?梁玉国坦言:之所以精心打造“三大品牌”,其出发点就在于抓外显、求内变。
“阳光体育大课间”每天上午、下午各一节,30分钟左右。其构成是:入场8分钟,8分钟左右跑,6分钟左右变队形及韵律操,5分钟左右疯狂英语。跑的形式是胸贴背,韵律操则要求学生聚精会神、整齐规范。整齐的队伍源自有素真功,高昂的口号源自内心激情,优美的动作源自超然洒脱,舒心的笑脸源于自信阳光。持之以恒的训练,永不满足的追求,孕育了精神,提升了品位。
“疯狂英语”打造功能化句式精品,学生喊得响、写得出、用得上,突破了英语写作难关,英语成绩明显提升,满分达人发音纯正,十佳领读员魅力彰显,该校荣幸成为了河北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基地。
升旗仪式每周一举行,时间50分钟。按活动小组精心确定鲜明主题,通过情景剧、诗朗诵、小品等形式,寓教于乐。每次升旗仪式,从旗手、主持人确定、内容选择到评比,全都由学校学生自管会谋划实施。由于形式新颖、编排精细,升旗仪式越来越有形,越来越有模样,成为了二中三千学子释放压力、展示自我、阳光自信、主动担当的主战场,令师生心向神往。
一方面,外显灵性。无论是主持人还是表演者,由于周周更新,所以,学生得到了锻炼,谋划者提升了组织能力,主持人改变了自身形象,表演者克服了心理障碍,更加阳光自信。一批“名主持”“名组织”及“名演员”成了学生追捧的“校星”。另一方面,内变潜移默化。作为欣赏者,师生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心灵得到净化、陶冶。老师更加爱校园、爱学生,工作平添了动力;学生通过无数次的心灵洗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到了改造,内心深处明确了为谁而学,学起来就有了无穷的动力。
同心创造奇迹
无论是课改的深度推进,还是“三大品牌”的打造,都离不开教师。正是有了这些可亲可敬的教师,才有了迁安二中今天的令人刮目相看。
迁安二中曾拥有光环:上段人数曾创下唐山10县(市、区)二中系列“十连冠”,2009年最辉煌,上段人数“破六”,达到617人。然而,诸多客观原因,使迁安二中受到严峻挑战,学生不愿来,老师不想留,在社会的影响每况愈下。
迁安二中的老师憋着一股劲儿。以梁玉国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精心谋划的课改氛围感染了大家,激发了他们的热情。课改之初,也曾有教师还是迷恋“题海战术”。领导层明确提出:不用争议,马上改,早改早主动。于是刚性规范了课堂模式,要求老师理解要执行,不理解在执行中理解。有想法、有建议可以提,但课改不能等、不能拖。
3年下来,迁安二中课改走在了唐山市前列。唐山、迁安多次在迁安二中举行示范课,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对该校把备考、课改融于一体的高三模式给予高度肯定。高考结束后,好多师生表示,如果没有课改,多少“题海”也不行。有了课改,师生学会了驾驭“题海”。
科学的考核机制调动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迁安二中,只要工作优秀,就会得到认可。为更好地激励大家,学校变学期考核为月考核。谁完成目标,谁就是标兵;对存在的问题感知清晰,自我及时调整追赶。在今年备考的各个阶段,他们及时根据考核评价结果,树立推进目标典型,周周有榜样,月月有先进。
深厚的文化积淀激励着迁安二中人不懈前行。以“十连冠”为核心的二中文化已化作了一种精神,深深融入到了二中人血脉之中。虽然有人离开,但二中仍有一批人在为教育付出,早晚班班主任一个不缺,年级主任一个不缺,教师抢着上课,郭淑香、马永等在不同时期涌现的优秀教师典型就是最好的诠释。
作为一校之长,梁玉国对大家的感召是多方面的。从1996年至今,梁校长在迁安二中走过了19个年头,乐有之、苦有之。但不管多么艰难困苦,他对教育的钟爱时刻不曾改变。尤其是课改推进以来,梁校长更是全身心投入其中。为了课改方案,他熬过了多少个通宵;为培训教师适应新形势,他放弃了多少假日,人们有目共睹。正是他的人格魅力让全体教师感到有了奔头,看到了希望,焕发了青春。
难怪一批批域外领导、老师慕名来访,难怪迁安众多学校有数百人次前来观摩学习,难怪高考结束后迁安二中人人脸上挂满幸福快乐的笑容。
人们有理由把鲜花和掌声送给他们!
稿源:唐山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