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乞丐”群发要红包,得近千元竟“只是玩玩”
迁安信息港消息(编辑:王文涛)“国庆节了,红包发的数字代表关系是什么样的,你看着办吧!”“我的手机掉水里了,发个红包安慰我一下吧。”……随着微信红包应用的普及,微信上出现了这样的一群“微信乞丐”。
逢节必要,红包多少代表关系多好
一到各种节日,市民王女士就会受到类似这样的微信消息:“XX节啦,给我发多少钱的红包代表咱们的关系是什么样子,你看着办吧!1元,同事;朋友2元……”红包金额越大代表关系越好。面对此类信息,王女士认为非常无聊,“如果真的是很好的朋友有需要了,别说是几块,就是更多也可以借,微信上很多好友都是不怎么熟,关系一般,这样要红包的做法,和乞丐有什么区别,别人也不欠你的,凭什么要给你发红包呢!”当面对这样的红包请求,王女士都会置之不理,并且对这位微信好友也生出些抵触心理。
一般此类消息都是群发,无论关系远近,只要是微信好友都会收到,对于很多人来说,收到“红包关系”的消息后,不发的话担心人家会认为关系不好,发了的话自己又觉得很纠结,进退两难,让此类红包带有了“威胁”的意味。
我“受伤”,你要发安慰红包
还有一类红包是“求安慰红包”,“今天我手机掉水里了,发个红包安慰我一下吧”,“我的裤子划破了,发个红包给我让我买条新的吧!”种种事由都可以用“求安慰”来要求他人发红包给自己。市民张先生就常收到类似信息,“发这种信息的大多是女性,自己有一点事就求他人发红包安慰,又不是小孩子,也不是真有什么事,怎么就那么好意思让别人安慰她呢,这样的请求一点也不好玩,只觉得幼稚。”
“求安慰红包”相比较“红包关系”来说可能更稍显柔和,但是如此小题大做的求人安慰,往往让人心生“被利用”之感。
“借我10元红包!”
这类直接张口“借”的红包也是群发的消息,当然往往是“只借不还”,李女士就接到过这种消息,“我和这个好友不熟,他只是我朋友的朋友,一起见过面就加了微信好友,没想到却收到了群发的借红包消息。”半生不熟的朋友张口“借”红包,让李女士倍感尴尬。
群发过此类消息的赵先生称,曾一天之内“借”到近千元的红包。并称“只是图一乐儿”,玩玩而已。
文中列举只是少数几种,在现实生活中“骗红包”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无论何种“求红包”的方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引起人们不同程度的反感,对于红包的N种玩法,小编也不好评论是非对错,只是希望人们对微信这个朋友交流沟通的平台能够有正确的认识,与朋友的交流多一些,“红包”的试探少一些,那么朋友间的感情也必然能深一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