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凤:儿时智送鸡毛信 晚年感恩绣党旗
“飞丫头”6岁加入儿童团
今年83岁的周玉凤出生在迁安镇周官营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鬼子占领了周官营村,对村子进行了烧杀抢掠。面对鬼子的暴行、村中的惨状,当时年仅6岁的周玉凤加入了儿童团,开始执行站岗、放哨、送信的任务。
说起小时候抗战的事,周老太太眉飞色舞:“小时候,村里人都叫我‘飞丫头’。别看我人小,但胆儿大、心细、跑得快,所以我6岁就参加了儿童团,开始为八路军送鸡毛信。每次有任务,我都抢着去,那时我送了一年多的鸡毛信呢!每次我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大家都夸我人小鬼大。”
小时候的英勇给她留下了一生的印记。有一次,村里干部又把送鸡毛信的任务交给了小玉凤,信的内容是啥,小玉凤不知道,她只记得村干部嘱咐她信很重要,让她一定要把信安全送到,如果不小心被鬼子发现了,宁可吃了也不能让鬼子得到。天一黑,她就把鸡毛信塞进了袜子里,藏在脚心下,“因为藏在脚心下,不容易被翻到,而且还不会被自己踩坏”,周玉凤回忆道,那天下着毛毛雨,她一心想着赶快把信送到驻扎在白沙坡的八路军手里,还要时刻观察附近有没有鬼子出没。就是那次送信,由于着急,小玉凤掉进了一个坑里,恰巧左胳膊磕到了坑里的石头上,鲜血直流。她爬出来从衣服上撕了个布条,绑上伤口忍着疼痛穿过鬼子的封锁线,终于安全把信送达。但由于当时条件有限,老人的胳膊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从此留下了后遗症,至今不能伸直、不能回弯,每到下雨阴天或者干活累到的时候都会疼。
黑暗岁月的特殊成人礼
周玉凤老人说,当时儿童团送鸡毛信只是很多任务中的一项,他们更多的是要在村里站岗、放哨。有一次,村里来了一个陌生人和她套近乎。看他四处张望,她觉得这个人很可疑,问她什么,她都回答不知道,机灵的她立刻想到要查他的通行证。见他没有通行证,立刻就把他赶出了村子。事后,村里干部告诉她,那天她赶走的那个陌生人,正是帮着鬼子干坏事的伪军,想到村里偷偷打探情报的。“村干部还当着全村儿童团小朋友的面表扬了我!”说到这里,老太太脸上挂满了自豪。
村里的抗日武装一天天壮大起来,一次,鬼子为打击村子里的抗日力量,来到周官营村西头区小队常走的路上想悄悄埋雷设伏。正在村里放哨的小玉凤听到小伙伴说,一群鬼子在村西路上不知道鼓捣什么呢,她立刻假装去那附近玩,蹦蹦跳跳地偷看鬼子的行动。由于是小孩,鬼子也没留意她。而细心的小玉凤发现,鬼子埋过的地面上会有一截线绳留在地面上,她赶紧把情况如实汇报给了区小队。天黑了之后,按照小玉凤的指引,区小队的同志们把鬼子埋下的地雷都挖出来了,“大大小小的地雷有七八十个呢,区小队的同志们把这些地雷都拿走,后来又在一次任务中给鬼子用上了,打得鬼子们措手不及。”
1945年,12岁大的周玉凤就成为了村里的儿童团团长,带领儿童们一起站岗、放哨、送信,帮着区小队、八路军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想想抗战快结束那会儿,真是痛快,天天把鬼子打得屁滚尿流的!”回想起当儿童团长帮八路军打胜仗时,周老太太仍是兴奋不已。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时候,周玉凤带领大家去天安门广场看开国大典,聆听了毛主席讲话。1951年10月29日,周玉凤满18岁了,1952年2月在老党员周士霞、周洪生的介绍下,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说这是她这辈子最好的成人礼了。
晚年感恩绣红旗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周玉凤万分欣喜,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她带领姐妹们一针一线绣了一面长192厘米,宽128厘米的十字绣党旗。当时的她已经80岁了。今年,为了庆祝共产党成立94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老人再次想到要绣国旗、绣党旗。说干就干!让儿媳找针线,找图案,找布料,为了赶在9月3号之前绣完,找了几个亲近的晚辈帮忙一起绣,现在长144厘米、宽96厘米的国旗已经绣完了,长192厘米、宽128厘党旗也进入收尾阶段。
老人说:“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才有了新中国,我们才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日子天天像过年,所以我打心眼里感谢党,我今年84岁了,不能为党和国家作多大贡献了,我只能尽自己所能,绣一面国旗、一面党旗,来庆祝共产党成立94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绣好了我就把它们送到村部,以后让新党员对着我绣的党旗、国旗宣誓,想想都觉得光荣。”说到这里,老人脸上写满了自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