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高新区:八举措确保开发区健康持续发展

迁安市高新区:八举措确保开发区健康持续发展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5-06-25 14:28:01 1560阅读

        开发区规划是建设开发区和管理开发区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开发区空间资源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保障必要的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它决定开发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只有科学的规划才能让开发区的空间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运作效率才能不断提高,确保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开发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规划引领的原则,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科学规划,强化落实,全力推进开发区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举措一:科学编制,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开发区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在开发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为此,规划要留有足够的余地,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外部因素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和完善,使开发区规划适应发展需要,更加全面、正确地反映开发区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坚持全局性、科学性、前瞻性。该开发区先是委托广州博为目国际咨询集团编制了14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招商规划。根据开发区发展的需要,委托东北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了24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开发区划分“一心一园五分区”。“一心”:产业服务中心,以产城融合为目标,建立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开展企业孵化、技术服务、融资、担保、信息、物联、人才引进、专利申请、评估认证、律师事务、人事代理等专业服务。“一园”:小微企业创业园,支持发展中小型机械设备、金属加工、配件生产、新型建材、电子元器件等产业及小微科技型企业。“五分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以冶金矿山设备为核心,并以高端智能装备为方向,重点推动电传动、数字液压、高端切割、精密检测等技术的应用,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电子能源新材料产业区,重点发展工业控制、军工、汽车、电力电子;太阳能电池组件、新型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及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等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前沿”品牌;食品制药产业区,利用优势农业、环境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饮品、奶业生产企业;利用生物合成、抗体工程、生物反应器等关键技术,发展生物药物、疫苗、特异性诊断试剂及现代发酵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区,以低碳、循环、节能为方向,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高端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产业;传统产业区,以现有企业为基础,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产品、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设备等进行改造,提升企业内力和品质。目前,因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林纸一体化项目的进驻正在对产业功能分区进行调整。
        举措二:大力宣传,增强规划的透明度。高新区紧密结合实际,通过印刷宣传册、制作广告牌匾、制作规划沙盘模型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组织机关人员深入到企业进行规划宣传,拓宽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的渠道,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和规划成果的公众认同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截至目前,该开发区已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10000份。
        举措三:严格审批,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开发区规划实施管理贯穿于建设工程计划、用地和建设的全过程。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许可证。严格依据开发区规划提出规划条件,审批建设项目,出让和划拨国有土地用权。
        项目选址严格把关。对每一个拟进入的项目都进行认真研究,看其是否符合功能分区,用地是否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内,是否对安全、环保有影响。由桑德公司和我市合作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我单位先后六次带领项目业主选址。由于该项目的环境敏感度比较高,已经先后选了四个地方。目前仍处于论证阶段。今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可降解地膜项目、诚品广告制作项目、林纸一体化项目等项目的选址工作。总占地1050.587亩,总投资 293600万元。
        审查规划方案严格把关。对每一个项目严格按照出具的规划条件进行审查。对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行政办公及生活附属设施用地面积、建筑高度等每一项指标认真核查。既达到规范要求又充分利用土地。今年以来先后审查了彦博彩涂板项目、可降解地膜项目等一批项目。
        土地出让条件出具严格把关。按照规划引导、节约优先、优化配置、布局集中、提高效率要求集中布置厂房,提倡标准厂房,提高建筑层数,严格按照冀国土局发[2015]11号文件对新供应土地出具规划条件,对项目控制指标严格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今年以来共出具富达园项目、乙炔气厂项目、泵阀产业园项目等392 亩地块的规划条件,有力的支撑了企业的发展。
        举措四:监督检查,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对开发区内发现违法建筑及时处理,把违法建筑消灭在萌芽中。对完全违反规划要求不符合开发区规划的建筑进行拆除;对于基本符合开发区规划或者影响开发区规划,但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违法建筑,责令补办有关手续,并处罚款。通过拆违起到查处一处,震慑一方,教育一片的作用,切实维护开发区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每天安排专人对开发区进行巡查。今年以来先后对鑫海汽修厂、陈峰包装厂等违建企业下发了停工通知书。
        举措五:加强市政,确保开发区集聚发展。高新区按照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产业集群、推进集聚发展的要求,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标准”的原则,先拉框架,后补空缺,实现大配套一步到位,小配套围绕项目集中进行。不断加大道路建设力度,力争实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繁荣一片”。先后修建了聚鑫街、创新路、科技路、祺光街、祺瑞街、吉庆路等主干道路,总长达16公里,满足了企业出行的需要。
举措六:加强管网,实施综合管廊建设。地下管线是指开发区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开发区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在管线管理过程中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规划、后建设,科学编制城市地下管线等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维修、养护和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切实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目前主要道路两侧共铺设电力管线达6200米,燃气管线8700米,热力管线6200米,供水管线7200米,城通管线7400米,极大地满足了企业生产生活的需要。我们计划在以后的管线建设过程中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PPP)实施开展综合管廊建设,杜绝“马路拉链”现象。
        举措七:加强管理,夯实规划基础工作。一是加强开发区勘察测绘管理。坚持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统一的高程系统、统一的地形图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管理开发区测绘基础资料。先后委托规划局测绘队、天地测绘公司等测绘单位完成了开发区地形现状测绘工作,委托中冶地勘察公司对拟修建设的道路进行了地质勘察。二是建立地下管线档案。对每一条铺完的管线由建设单位进行测绘,将成果交由我单位存档,以方便入驻企业接入厂区。三是建立规划档案。对每一个工程项目建立一个档案。
        举措八:强化服务,全面提升办事效率。高新区牢固树立“立刻能办的事决不拖到稍后,上午能办的事决不拖到中午,今天能办的事决不拖到明天,这周能办的事绝不拖到下周,不让工作在我这儿延误,不让客商在我这儿受冷落,不让差错在我这儿发生,不让形象在我这儿受损”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为项目服务。对不了解或未接触过的项目跑办手续的业主及时告知每一步应准备哪些资料,下一步该做什么,不厌其烦,不管时间。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加以解决。与此同时,对有“不作为”、“乱作为”、“门难进,脸难看”、“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工作人员一经发现严格依据有关制度给以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报送上级机关追究相关责任。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