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后丁村红白理事会引领农村新风尚
一个春日的早晨,记者来到了迁安镇后丁官营村。整齐划一的房子,宽敞整洁的街道,街道两旁随处可见的茂盛树木,设备齐全的健身广场,让人充分感受到新农村的崭新面貌。
在村委会的会议室内,村干部们正在讨论着村里红白理事会的相关问题。村党支部书记邓文元介绍,多年来,不管村里谁家有红事白事,办得都不小,基本达到了大操大办的程度,这样做不仅助长了奢靡之风,而且浪费了不必要的钱财。根据村里实际情况 ,新一届党支部成立后,组织成立了后丁官营村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5名是村党支部成员,其余2名是村里从事灶具租赁的,负责村里红白事的操办。红白理事会规定,如果谁家有白事,村里帮忙的人限制在30人左右,前来吊唁的人给一块白毛巾,改变了以前给一大块白布的方法,而且不管红事白事,事情办完后取消对帮忙的进行酬谢。以前谁家有红事,左邻右舍,三亲六故的一吃就是2到3天,理事会规定,红事就中午一顿饭。
婚丧嫁娶自古以来就被广大人民群众视为生活中的大事,有的人甚至认为是向人们展示自家实力的机会,要是不大操大办,会被别人笑话,甚至有些贫困家庭也跟风攀比,为了不丢面子,借钱也要高标准办理,给农村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后丁官营村红白理事会成立后,由村两委成员负责向村民们宣传,并利用广播让广大村民充分了解,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可。
村民邓宗云的母亲前不久去世了,在红白理事会的操办下,一场丧事下来节省了1万多元钱。邓宗云说:“刚开始说按照红白理事会的规定办母亲的丧事时,我确实有些顾虑,觉得会不会被村里人笑话,不给白布,只拿一条白毛巾来代替,也不酬谢村里来帮忙的人,这有点说不过去。后来村支书和村主任告诉我,这是村里的规定,以后谁家有事,也都这样办了,而且改变陋习,移风易俗是上级政府的要求,我这才放心了,办完母亲的丧事确实比预计的省了不少钱,这得感谢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啊。”
“我们后丁官营村共有312户,1300多口人,每年红白事大概有五六十次,一年下来,就可以节省资金50多万元,这对广大老百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红白理事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规定都还不太健全,今后我们会把这项惠泽百姓的事坚持下去,并且要做得更加全面,让老百姓得到更大的实惠。”村主任邓蔡所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