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忙碌伴着快乐幸福
陈晨,48岁,现任市民政局中心福利院院长。从2006年走进中心福利院以来,她立足本职、倾情奉献,视孤寡老人如父母.视孤残弃儿为子女。9年后的今天,她将福利院打造成了一个国家级优质服务的文明窗口、一块养老服务的金字招牌,带出了一个尊老爱幼的和谐护理团队,一个长幼有序的和睦大家庭。
作为院长,在老人面前,陈晨是贴心的女儿;在孤儿弃婴面前,她是慈爱的妈妈;在智障残疾人面前,她是可亲的“大姐”;在员工面前,她是知心的姐妹。可是,在父母和单亲儿子的眼中,陈晨是不称职的女儿和母亲。年近80的父母住院她很少床前尽孝,院里的大事小事也多得使她常常忽略了儿子。敬老院筹建时儿子正上初三,放学后常常自己泡方便面,有时中午作业多顾不上泡,干吃一袋就去上学。
为了打造一流的员工队伍,陈晨建立健全了《绩效百分二级考核》、《护理员行为规范》、《岗位职责》等多项规章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白班不坐岗、夜班不睡岗、科间不串岗、工间不空岗,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意识和慎独精神,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约束人,切实做到了工作有标准、考核有依据、奖惩有落实。她通过双选双聘使管理由虚变实,优化了团队结构,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每一位员工都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使每一个护理团队都是团结协作的集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她通过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参加高级护理员培训,利用晨会、周训、学习园地等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每日晨会上分享的哲理小文章真正成为了大家的“精神早餐”;每周五下午的业务讲坛使大家从自学到备课到授课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与锻炼,并且学到了护理、保健、康复等专业知识;三伏三九都雷打不动的晨操和野外拓展训练既锻炼了身体,更磨炼了意志耐力。在周年庆“让青春在扶老携幼中闪光”的横幅上,每名员工都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写下了发自内心的感悟、承诺与祝福。
陈晨随身总带着指甲刀,常常一边给老人剪指甲一边跟他们谈心;随手帮老人或智障挽领口袖口、系腰带鞋带、擦鼻涕眼屎;老人去世亲自动手为其整理妆容让老人有尊严地离去,并组织员工为老人默哀送别;老人患病时她更是急在心里,陪在床前,忙里忙外;她随身携带的包里总装着吃的东西,不时地掏出来分给不听话的老人,或奖给表现好的老人。为了哄老人开心,她经常用手机给老人拍照,有时,她拿他们当父母敬着,有时,拿他们当孩子哄着。
周末和节假日,陈晨总是轮流将两三个孤残儿带回家。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抚慰和家庭的温暖。统发的衣服不合适,她就动手给老人改合身让老人高兴;她总是千方百计为老人和孩子调剂饮食,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老人生病念叨想吃啥.她就买来变着法子做或从家里盒来送给老人;每月集中为老人和孩子过生日,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
辛勤的付出换来丰厚的回报。省、市领导多次来院视察指导,民政同行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来院参观。陈晨说,很庆幸能拥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带着这个亲如姐妹弟兄的和谐团队,围着这群可敬可气又可爱的院民,感觉忙碌但快乐幸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