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迁安四年危房改造圆2844户困难农民新房梦 2014年再有433户喜迁新居
2014年10月28日,五重安乡马井子村张秀国一边忙着将拆房剩下的椽子檩子劈为过冬木柴,一边向我们讲述危改经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是村里五保户,1963年生,孤身一人,双目近乎失明,无经济来源、生活基本靠政府和社会救助。原居住在50年前盖的石头房里,冬天跑风、夏天漏雨,屋地一年四季返潮。今年1月村里帮我申请了危改,5月份村里又联系了施工队,投入32000元给我翻建了10m长6m宽共计60平米的蓝彩钢夹芯板房,还设置了地梁、圈梁,使用了建筑节能材料。5月初开工,7月中旬完工入住,雨季再没担惊受怕。10月竣工验收后,政府给补助了2.5万元。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宽敞明亮的房子啊!”
2014年4月14日入户审核时张秀国居住的透风漏雨石头房。
像张秀国一样改造了危房的还有迁安镇潘营村叶志合老人。
2014年4月23日入户审核时叶志合所住瓦房。

2014年11月3日验收时改造后的住房
叶志合老人1962年7月生,独自一人生活,肢体三级残,是迁安镇潘营村五保户,原住房东屋漏雨严重,一遇到雨雪天气就提心吊胆。4月份入户审核时房屋安全鉴定为C级,他选择了维修:在屋顶上加装了蓝色单片彩钢瓦,全部新换窗玻璃并刷漆,前后山墙和火山墙也都用水泥砂浆压光加固了,屋地铺了红砖。11月竣工验收合格后政府给补了9700元。从此他再也不担心下雨下雪了,逢人就说:还是党的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好啊!。
张秀国、叶志合二位老人只是迁安市自2011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的其中受益者。日前笔者从迁安市住建局了解到,2014年的611.075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已由迁安市农村信用社全部以“惠农一卡通”形式拨付到433户农村贫困户手中,在“四九”寒天为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河北省迁安市市域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辖19个镇乡534个行政村。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安居问题,迁安市自2011年起始终把省、市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列入每年的为民实事工程,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负总体责任,各镇乡负直接责任,村负具体责任”的责任体系。同时将农村危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每年对各镇、乡年度城镇建设考评目标。改造前严把准入关。农户申请后,该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执行“农户申请、村级初审、乡(镇)审查、市级核准”的申请审批办法,根据“生活最困难、住房最危险者优先和同等条件下残疾人家庭优先”的原则,按照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重点优抚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的次序,组成专项审核组入村逐户严格筛选确定危房改造对象。截止目前未出现一起因审批造成的上访举报事件。改造中严把质量安全关。危改户批复后,所在镇(乡)政府与危改户签定改造协议,各镇(乡)危改工作人员巡回指导检查,加强施工管理,督导危改户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每户要按一户一档要求建档,并将所有信息登录住建部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接受社会监督;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开展重点抽查或全面检查,以确保危改户按质按期完成改造。改造后严把补助关。农户改造竣工后,按照“一套班子,一个标准,一把尺子,直查到户”的方法,对全市批准的农村危房改造户逐户进行了竣工验收,并根据新建、维修、危房等级、农户贫困程度等因素直接以“惠农一卡通”形式将补助资金一次性统筹发放给验收合格农户,从而充分发挥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的最大效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户住房安全,彻底杜绝“今年改造明年危”现象。此外,这市还按危房改造工作“六公开”(即“改造政策、补助标准、补助对象、资金发放、实施情况、信息档案”)的要求, 深入广泛开展了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暨新民居新墙材宣传月活动,设立了21部投诉或举报公开电话(其中市住建局2部,19个镇乡各1部),在迁安市住建局网站,各镇乡、村公开栏中公开了危改政策、举报投诉电话、危改对象批复名单等信息,以增强群众的知情权,强化社会各界监督。
据统计,2011——2014年四年间像张秀国、叶志合这样列入危房改造范围、住上安全放心房的已有2844户,改造面积22.3万多平米,政府累计投入补助资金2985.585万元。2014年,该市共审核批准485户实施危房改造,433户(其中新建228户,维修205户,建筑节能示范户111户)竣工验收合格得到政府补助611.075万元,超额完成了河北省、唐山市下达的400户(其中建筑节能示范户44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