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们立志传承乐亭大鼓

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时久强/文 鲁千国/图
乐亭大鼓作为“冀东三枝花”中的一枝,是河北省唐山地区的艺术瑰宝。现如今,面对电影、电视等多种现代文化样式的冲击,曾经熠熠生辉的传统大鼓艺术面临流失的考验。为了不让艺术瑰宝渐行渐远,2011年11月,家住唐山市滦南县青坨营的刘淑娟老师自发成立了唐山市少儿乐亭大鼓培训基地。1月3日,记者随同赵立君导演驱车前往培训基地,见到记者,学生们十分激动,他们想登上民晚的舞台让更多人品味乐亭大鼓这一艺术文化。
小演员们颇有天分
3日下午,记者来到培训基地,见到了这些酷爱乐亭大鼓的师生们。看到导演亲自来观看她们表演,学生们十分激动。“我们一定好好表现,争取登上民晚的舞台。”学生王宇昕说。
在教室内,4位小学生表演了老师自创曲段《鱼鹰和花猫》,唱腔委婉细腻,嗓音甜美,鼓板娴熟多变,4位小演员表演得有模有样,让记者享受了原汁原味的乐亭大鼓,更是让赵导大加赞扬。表演结束后,赵立君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据培训基地的刘淑娟老师介绍,班里的小演员们均为女孩,曾在全国少儿曲艺大赛河北赛区选拔赛中获得优秀奖,前不久,还在第二届中国滦河文化节上登台表演。当记者问想不想上民晚时,小演员们略显羞涩,“想上,通过民晚会有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表演,不但积累了自己的舞台经验,还能让乐亭大鼓文化传承下去。”学生刑宇婷说。
大鼓文化传承仍有很大困难
谈到培训班的发展,刘淑娟略显忧虑,教学地点简陋、设施有限等因素都给培训班造成了很大压力。“乐亭大鼓的演唱不单单靠热情就行的,更主要的还是看天分,现在的这些学生,都是由一定天赋的,希望她们能一直保持着对大鼓的喜爱之情成长,将大鼓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吧!”
“这是我的恩师赵恩潮先生,他也来这里免费为孩子们上课。”刘淑娟向记者介绍旁边一位二胡伴奏的老先生。赵恩潮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72岁了,是这几个孩子的老师。赵恩潮是乐亭大鼓的著名演唱家,曾经培养了许多乐亭大鼓年轻演员。
谈起自己创立乐亭大鼓少儿培训学校,刘淑娟表示自己以前就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管理工作,“冀东文艺三枝花进校园”活动开展以后,她接触乐亭大鼓和评剧的机会更多。“我发现现在听大鼓的很少了,很怕这个传承就此断了,于是决心培养一批继承人。”刘淑娟说,“每个周六孩子们都会过来,家长们也都很支持,寒暑假也风雨无阻地送孩子们来上课。”
民晚征集令:
“民晚大舞台,有你更精彩”,正如民晚主题歌中所唱,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广大民间艺人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民晚演员及节目征集仍在继续,不管您是擅长传统民间艺术及绝活儿,或是能够唱歌跳舞,只要您拥有一颗渴望登上民晚的心,都可以报名参加。如果您身边有这样身怀绝技的人,也请您告诉我们。
报名热线:0315-2340000 18633350781 13613239868
编辑:沈琦 来源:燕赵都市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