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这个“鲁班”不简单 40年自制教具“弹”大奖

这个“鲁班”不简单 40年自制教具“弹”大奖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9-03 09:17:53 620阅读

  安兵锡老师(中)在向学生演示教具。

  他是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普通物理实验员,四十年来,制作了数百件教学急需、实验室空缺的教具,获得四项全国一等奖,二十多项省市级奖励,被评为“全国自制教具能手”。2012年8月19日,在退休6年以后,他的“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教具荣获“第八届‘天煌杯’全国自制教具评选”一等奖——他就是“全国自制教具能手”、平山中学物理实验员安兵锡。

  自制教具获好评

  昨日(2日),平山中学物理实验员安兵锡从杭州载誉而归,记者在实验室采访了他。

  安兵锡说,自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教材的不断变化,空白仪器越来越多。例如高中物理必修课本第一册必做分组实验“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是新增实验,市场上买不到现成仪器,自己不动手制作,就完不成实验。

  安兵锡介绍,“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是新增演示实验,课本上画的是理想绘图装置,不切合实际,学生难以理解。所以由他牵头,与物理组王秋生等骨干老师组成了专题研制小组,研制出了“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教具。在今年8月我国优秀自制教具展评上,连续八届担任全国自制教具力学评审组组长的南京师范大学刘炳升教授夸奖说:“这是一台能够定量描绘弹簧振子振动图像的教具,很好!”

  研制一件教具花了5年多

  刚开始制作描绘“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的教具时,为了使画出的图像清晰,他们选了给婴儿输液用的头皮针,那个针头是最最细的。第一次课堂演示,注射器的胶管破裂,学校原物理教研组长、教导主任王秋生的白裤上、脸上、手上溅满了红水。王秋生洗洗手脸,顾不得换衣服,换上胶管继续演示。看着拉出的纸带上记录下“振动图像”,“血染战衣”的王秋生笑了。选择光电门定位指针时,钟表、手表上的指针太粗影响精度,最终从试管刷上取了一根猪鬃(直径0.2毫米)做指针,演示效果很好。为了找到一块大行程的异形电磁铁,让到北京出差的儿子安建龙跑遍北京城。

  “从理论到实践,有许许多多的烦杂、细致、艰辛的工作。很多时候,做到中途,又有了新的想法,甚至于将原来的努力全盘否决。‘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教具研制成功用了2000多天。”安兵锡感慨道。

  自制教具始于40年前

  1972年,在平山县三汲中学任高二物理课时,安兵锡制作了一台“多频道晶体管无线电发射机”,配合学校的话筒、留声机和同学们自带的收音机讲解无线电知识,使“调制”、“调谐”、“干扰”等抽象概念形象化,学生在收音机里收听到自己制作的节目,很感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975年,他在平山县王陈庄中学任高二物理课时,利用节假日制作了一台“明示式三千瓦三相交流发电机”,结合实物讲解三相交流电,使“星形”、“三角形”接法及“相电压”、“线电压”较难掌握的电学知识一说就透。1977年,他调入平山中学任专职物理实验教师。

  到现在为止,安兵锡自制教具获得全国自制教具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获省市级奖励20多项。

  “还将继续制作下去”

  问及接下来的打算,安兵锡淡淡地说:“我制作了四十年教具,还将继续制作下去。我今年六十七岁了,已不再年富力强,但我还有三个愿望想实现:第一个愿望,继续制作几件教学上用得着的实用性、新颖性强的教具;第二,就是培养众多能接班的教师,让平山中学的自制教具传统延续下去;第三,就是希望能在学校建一个科技馆,把我一生所了解的与高中各科有关、精致有趣的仪器,通过自制和购置相结合,整合到一块,分门别类保存下来,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志向。”文/图记者李洁夫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