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钢驻遵化耍峪村工作队完成三件实事
建设有线广播站 组织村民游览新唐山 兴建“联建路”
唐钢驻遵化市耍峪村工作队三件实事为“联建”助力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崔国强)唐钢驻遵化市党峪镇耍峪村工作队,针对帮扶村的实际情况,确定并实施了建设覆盖全村的有线广播站、组织村民游览新唐山和兴建“联建路”三大实事,为遵化市“联建”工作加油助力。
为科学调整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和村庄规模设置,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村级班子结构,遵化市市委、市政府于今年年初开展了“两个联建”试点工作,即对地理位置相邻、基础条件相当、经济发展相似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进行合并重组,建立统一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成功经验。唐钢工作队所在的耍峪村就是遵化市第一批试点联建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唐钢工作队在深入调研后,决定采取相应举措,全面促进两个村的实质性融合。
建立广播站,通过一个声音说话,实现两村村民心理上的融合。耍峪村“联建”前,前后两个耍峪村各有一台上世纪70年代出品、功率只有50瓦的老式电子管功放机和一只高音喇叭的广播网。联建后,两村仍使用各自的广播系统,各出各的音、各说各的事,使村民难以产生两村联建的感觉。为此,唐钢工作队经多方筹措,在购进一台最新型的180瓦功放机、一套编辑用的微机、三组高质量高音喇叭的基础上,还出资购买了专业编辑、播出控制系统和专用录入设备,建成了能真正覆盖全村、同时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农村有线广播网。目前,新建的广播站每天两次播音,由一名曾从事电视播音工作的帮扶队员,在每天上午11时、下午17时播出《唐山新闻》《遵化新闻》《农业科技》《解疑释惑》四个栏目,每次播出时间一个小时左右。
组织村民游唐山,在落实“双惠”宣传教育的同时,实现村民行动上的融合。为开阔村民眼界,解放村民思想,促进两村“联建”工作,唐钢帮扶工作队组织90位村民代表到唐山游览了唐钢、地震遗址公园和著名的南湖风景区,让村民在同行、同吃、同游过程中互相帮助,实现行动上的融合。在游览过程中,村民通过详实了解唐钢在短短三年内,从过去脏、乱、差、破的企业,一举成为世界第一清洁工厂的过程,切身体会唐钢理念、标准和工作方法,为下一步共同建设文明、整洁、靓丽的新农村奠定了基础。在观看地震遗址过程中,村民们共同回顾1976年大地震时,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使村民切身体会到“惠”从何来,“惠”在何处,提升了村民知党恩、跟党走的思想意识。在共同游览南湖过程中,村民看到唐山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了作为唐山人的自豪感,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意识,增强共同改变耍峪村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
修建“联建”路,通过缩短两村的实际距离,实现两村真正的融合。唐钢工作队所在的耍峪村由前耍峪村、后耍峪村合并而成,两村的交通道路距离约1500米,而直线距离仅为230米。为配合遵化市“联建村”建设工作,唐钢工作队在实现“户户通”的基础上,再次筹措资金按直线修建联通两村的道路。“联建路”建成后,使两个村子真正连成一体,极大方便了沿路两侧的农业生产和果品运输,特别是通过这个便捷的通道,形成全村一体化的销售市场,给村民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