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猛

迁安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猛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8-29 14:45:06 789阅读

<p>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魅力钢城、绿色迁安”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经济稳步增长,生产性服务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推动服务业增长和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到6月底,我市服务业占GDP比重达31.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共实现增加值85.7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63.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20.1%。<br />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重要载体,强力推进、重点引进、服务跟进。到7月底,全市已谋划生产性服务业前期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43.9亿元;签约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88.4亿元;开工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207.7亿元;完工6个,完成投资4.1亿元。其中今年3月份开工的浙江物产(迁安)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北方供应链物流基地、迁安市中央商务区天洋城4代城市综合体项目分别被列为河北省重点项目、唐山市重点项目。<br />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我市引来了世界500强、全国物流业首强企业浙江物产集团,全国物流百强企业中铁物流项目。通过共生效应,全国物流行业排名第二的天津物资集团也即将落户我市,建设大型物流基地项目。其中投资30亿元的浙江物产北方供应链物流基地、投资21亿元的万嘉综合商贸物流园项目已经于2012年3月开工。此外我市实施的“大交通”战略带动了以运输仓储和邮政为主的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7月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3010.6 公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户数达到2万多户,固定资产原值达到37亿元,从业人员达到4 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68.2亿元。货运总量达到80593.8万吨·公里,客运总量达到32508.6万人·公里,邮政业务收入2327.6万元。<br />     商务服务业健康发展。以服务社会、服务居民、服务经济为目标,实施了迁安中央商务区天洋城4代城市综合体、唐山澳润世恒商贸城、庞大集团迁安汽车文化园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为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到2012年7月底,实现增加值0.8亿元,我市限上商务服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亿元。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企业和个体户达到722户,注册资金达到50.4亿元,其中个体户514个,从业人员达到992人。<br />     金融服务业平稳运行。我市金融运行平稳,信贷结构调整,金融环境持续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显著加强。截至到2012年7月份,我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4亿元,金融系统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33.9亿元和327.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6.1亿元。截止2011年底,全市保险业务总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 20.6% 。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13.6%;人寿保险险保费收入 5.1亿元,同比增长21.4% 。<br />     信息服务业迅猛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市广播电视、网络通信、固定电话、移动通信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迅速,硬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到今年7月底,全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1.1亿元,信息服务业企业达到70家,注册资金达到0.2亿元,从业人员达到470人,实现营业收入668万元。其中全市有线电视入网户达到13.8万户,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12.9万户。这些为开展电子商务和推进社会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br />     科技服务业不断完善。2012年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力度继续加大,科技项目实施力度明显加强。今年以来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55项,引进农业新技术10个、新品种15个。截至目前,已有10个科技项目获得365万元省厅资金支持,2个项目获得38万元市级资金支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10家,出孵毕业企业3家;与4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解决技术难题30多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工程扎实推进,继续实施“千户科技示范户工程”,在每个村重点选择1-2户,在全市确定1000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免费提供新品种、新肥料,让示范户种给农民看,让农村科技进村入户。</p> <p> </p>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