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河北文物专家解码大运河遗产保护

河北文物专家解码大运河遗产保护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8-28 08:34:36 643阅读

  近日,《中国大运河河北段遗产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并由河北省政府批准公布实施。8月2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的专家。据了解,经过近几年的调查,共发现文物遗存325处,其中确定大运河文物遗存点有56处。经国家文物局考察,8处遗址点、2处河道已被国家列入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8处遗址点、2处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河北段大运河北起廊坊香河县与北京交汇处——杨洼闸,南至邢台市临西县尖塚,沟通海河和黄河两大水系,流经我省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5个市,总长近六百公里。

  河北省文物保护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负责人孙晶昌说,2006年,河北省率先启动了大运河文化遗产调查工作,运用航拍等高科技手段,与实地勘测相结合,掌握与运河相关的水系及其文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共发现衙署、桥梁、船闸、古街道、沉船点等文物遗存325处。其中与运河有直接关系的文化遗存120处,占36.9%,与运河有间接关系的文化遗存34处,占10.4%,分布在运河两岸的其他文化遗存171处,占52.6%。

  《规划》对象为大运河遗产第一阶段保护规划认定的大运河遗产,共计水利水运工程遗产及其他历史遗产5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孙晶昌说,大运河北段云集古码头、古炮台、古碑刻、古城镇及古村落等遗址,重点河段有泊头城区运河河道、沧州市区段运河、捷地减河等。沿河分布的重要遗产点有大名府故城、泊头清真寺等。“大运河是一条包含了自然、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着的’遗产走廊和生态走廊。”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