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两法衔接保障食品安全
走进省质监局窗明几净的大楼,隔窗的检验室内只见身穿白色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做着检验。作为质量监督部门,依据法规严格把关、科学检测则是保证市民安全生活的重要门槛。8月22日,河北省政府法制办组织的依法行政采访团来到省质监局。
创新行政执法手段
为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省质量监督局根据行政执法的特点,综合基层办案经验,大力推行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示范点工作,在唐山市组织召开了全省系统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示范点建设现场会,总结了唐山市局和邯郸市局两个示范点经验,围绕文书制作要点和如何推广说理式执法文书进行了细致地研讨,规范了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转变了“重罚款、轻教育”的执法理念和执法形象。
以石家庄市局、邯郸市局作为试点单位,在审理行政案件时,邀请当地人大、政协、法制办、法院、检察院、纪委、监察局、行风评议代表、市局法规科等单位精通质监法律的专家等组成专家组参与案件审理,并对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现场评议。专家组行使指导权、监督权、评议权和建议权,案件审理委员会结合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形成审理决定。“行政案件公开审理”工作机制以规范自由裁量权为着力点,通过有关部门和社会人士参与案件审理的方式,达到还知情权于公众,还法律法规于百姓的目的,为让群众了解政府部门在做什么、在怎么做、做法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维护了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为了提高行政许可工作效率,压缩申请受理时限,将原来的五个工作日之内受理变为当场受理;压缩审批时限,将工作产品、食品生产许可从60个工作日压缩为30个工作日,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由30个工作日压缩为20个工作日;减轻企业负担,减少部分收费项目。
两法衔接保障食品安全
针对监管执法中存在的“四难”(产品质量违法问题发现难、质量违法行为查处难、质量违法调查取证难、质量违法犯罪打击难)问题导致质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不顺畅,存在移送难的问题,难以有效震慑产品质量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推进全省产品质量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建立。2011年5月,省质监局组织召开了“全省产品质量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座谈会”,并就打击假冒伪劣加强产品监管开展的工作以及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做了专题汇报,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产品质量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讨论稿)》,促进了公、检、法各部门在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方面齐抓共管局面的形成。
省质监局还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食药局等10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河北省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通知》,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涉嫌犯罪案件线索及时移送、加强立案监督工作、依法惩治职务犯罪、支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履行公务等内容,初步建立起了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框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