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河北转方式 两年实施和转化院士科研成果81项
近日从省科技厅获悉,近两年来,我省企事业单位同两院院士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合作实施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81项,争取国家科技资金4.9亿元。
“河北省院士联谊会会员已由最初的70多位发展到269位,两院院士为河北发展作出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省科技厅厅长贾红星介绍,目前我省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重大工程等都有院士参与。
在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干勇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唐钢公司合作开发的“唐钢1700板坯连铸机高效生产技术开发”等6个项目,至2011年结题时为止,已使唐钢公司生产出热镀铝锌硅和环保钝化钢板近15万吨,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王梦恕院士和天业通联公司合作,研发了直径6米盾构机、直径10.22米盾构机等,使我省在隧道掘进装备制造行业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企业增加年产值5亿元。燕山大学在关杰院士的指导下,利用非圆齿轮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机械式连铸机振动系统,获国家发明专利。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在多条连铸生产线上,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累计增加利税3亿多元。
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新奥集团与倪维斗、徐滨士等13位院士合作研发的“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等3个项目列入国家支撑计划和863计划。高从堦院士参与指导的“曹妃甸大规模海水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项目,在海水资源高效利用、海水淡化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石药集团先后与桑国卫、张礼和等院士及其团队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了8个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以岭药业聘请了王永炎、张伯礼院士为以岭医药研究院顾问及络病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先后承担了973项目、863项目等多项国家重大课题。
为进一步做优两院院士与我省合作载体,2011年,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科协在联络院士较多、同院士合作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建立院士工作站。目前,全省已建立院士工作站80家,吸引两百多位院士及其团队进站工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