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燕赵先锋李梅素:田径场上拼搏不止的“常青树”

燕赵先锋李梅素:田径场上拼搏不止的“常青树”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8-20 11:37:53 809阅读

  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李梅素(左)和弟子巩立姣合影。(资料片)

  编者按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党章等党内有关规定,日前,62名我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全部选举产生。从今天起,河北日报开设“十八大代表风采录·燕赵先锋”栏目,聚焦来自我省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代表,反映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的突出贡献,展现他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时代风采。希望广大干部群众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弘扬他们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以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和一个好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代表档案:李梅素,53岁,是我国运动年龄最长的优秀田径运动员之一,至今仍保持着女子铅球亚洲纪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获得女子铅球铜牌,实现了中国投掷项目奥运奖牌“零的突破”。担任教练期间,培养出了巩立姣等著名运动员。现为国家田径队铅球教练组成员,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省政府荣记一等功。连续六次当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劲儿用得不对,再往上翻一点。”“好,这次不错,有进步!”

  8月15日上午9时,在省体育局训练服务中心铅球训练场,记者远远就听到了李梅素指导队员训练的声音。面前的李梅素,一身利落的运动装,齐耳的短发,十分专注地观察着队员的一举一动。额上,已沁出汗珠。

  就在几天前闭幕的伦敦奥运会上,白俄罗斯选手因兴奋剂检测阳性被剥夺金牌,李梅素的弟子、原本排名第四的我省铅球名将巩立姣递补获得一枚铜牌,成为我国本届奥运会上为数不多获得奖牌的田径选手之一。四年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奥运会刚刚结束,李梅素为何不休息几天呢?

  “哪有时间啊!9月份又要举行全国大运会了。所以我一回国就投入训练了。”李梅素平静地说。

  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比赛一个接着一个,训练难得喘口气儿。这么多年了,无论是做运动员还是做教练员,除了出去比赛,李梅素基本就“泡”在这片训练场上,和冰冷的铅球“较劲”。即便是担任省体育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后,她仍然没有离开拼搏多年的训练场。

  滑步、转身、发力!伴着一声声呐喊,沉甸甸的铅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砰”地一声远远“夯”在地上。热辣的阳光下,李梅素细致地为每一位弟子讲解技术要领,队员们听得认真、练得刻苦。

  “铅球训练是很苦的,队员每天的投掷量都在几百次左右,推出去的总重量相当于一辆载重卡车的载重量。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都得这样苦练,没有什么捷径。”李梅素说,她刚进队的时候,训练场还是黄土地,下完雨训练时就泥水四溅。后来铺上了煤渣,虽然不溅泥了,但训练结束之后队员手上、脖子上都是黑煤渣子。现在条件好了,队员们也都很努力。除了已经崭露头角的巩立姣,21岁的崔爽也具备了一定实力。

  “我12岁就离开家,跟着李指导已经9年了。”崔爽说,训练中,教练就是她学习的榜样;生活中,教练就跟妈妈一样,所以并不觉得苦。

  队员们从李梅素那里感受到了妈妈般的温暖,然而,她对自己的家人却满是歉疚。“儿子出生才6个半月,我就离家参加比赛了,孩子基本上是我爱人带大的。石家庄离老家新乐这么近,可我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看看老人。”说到这里,李梅素的眼睛湿润了。

  对于铅球事业,李梅素究竟付出了多少,她的教练、今年75岁的何增生最清楚不过:“李梅素训练能吃苦,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奉献。她42岁才告别赛场,运动生涯长达26年,堪称体坛‘常青树’。如今都53岁了,还拼搏在一线,带队员、抓训练劲头很足,真是模范党员。体育战线就需要这样的人。”

  李梅素则十分谦虚,谈及连续六次当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不善言辞的她诚恳地说:“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崇高荣誉,也是对我的褒奖、信任和鼓舞。”她表示,一定尽到一名党代表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带出更好的队员、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更多地关注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河北、为国家争光。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