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种香菇富了刘玉国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8-17 08:47:15 1217阅读 眼下,正是香菇上市时节,走进杨各庄镇鸡鸣庄村的香菇大棚里,一簇簇鲜嫩的香菇长势喜人,管理人员正忙着采摘,棚外的工人正忙着装车,“这是第一茬蘑菇,已采收了4万斤,由于这些香菇肉厚、耐储、耐运,现在已出口到日本、韩国、泰国、美国等国家。”村干部刘德华告诉笔者。<br /> “这块地有60余亩,共40多个香菇大棚,每个棚的蘑菇长得都很好。”香菇大棚的主人刘玉国告诉笔者,“而且,让你想不到的是,这片土地原来由于土层较薄,庄稼也不怎么长,曾经是一片废弃的土地。”靠搞建筑起家的刘玉国,原本一直在市区内做生意,通过几年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近几年,通过报纸和电视,他了解到特色农业效益很好,于是就萌生了转产搞农业种植的想法。刘德华知道后,马上想到村西这片土地可以搞特色种植,于是他力邀刘玉国来村里搞蘑菇种植。就这样,刘玉国在这片废弃土地上建起了大棚,“由于蘑菇质量好,现在产品供不应求,这40多个棚共摆放菌棒22万棒,到今年11月底,可采收5茬蘑菇,预计可实现收益130万元。”<br /> 笔者正在参观,忽然棚内下起了小雨,而棚外却是晴日当空,“这是我们采用的微喷技术,正在给蘑菇加水。”刘德华介绍道。为把小蘑菇做成大产业,刘玉国始终秉承以科学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理念,从建棚到管理,总是坚持精益求精、好上加好,不仅从承德食用菌协会高薪聘请技术人员负责大棚的建设与技术指导,而且从科学、节约出发,在大棚内安装了微喷设施,棚膜采用了双层加密遮阳网技术。在种植品种上,以地栽18号香菇为主,并小规模种植新品种灵仙1号,菌棒采用的是阔叶硬质木屑,既保证了质量,又使种出来的香菇肉厚、耐储、耐运,为了保鲜,刘玉国还专门建了一个冷库,谈及未来,他告诉笔者:“现在我这里安排了村里30多个村民就业,有的村民看到蘑菇种植效益可观,明年也准备自家生产,相信不久的将来,鸡鸣庄村将成为一个蘑菇专业村。”<br /> 广告 相关推荐 市民注意!迁安这个商场停车收费标准即将调整! 2025/06/30 0评论 1440阅读 最新进展来了!迁安南部片区,投资7个亿! 2025/06/30 0评论 1287阅读 施工4个月,平青大线迁安城区段将全幅断交? 2025/07/04 0评论 1233阅读 90天,2839600元!迁安这个小村庄将有变化! 2025/07/04 0评论 1047阅读 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