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迁安:统筹规划建设让“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尽快形成

迁安:统筹规划建设让“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尽快形成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8-17 08:42:05 1361阅读

    区域功能中心是城市区位优势、经济优势、产业、文化及生态等多种优势的集中彰显,是集聚和辐射两种效应的体现,是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科学的产业布局、优质的配套服务,达到与周边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多方面形成良好互动,不断增强自身吸附能力,需经过培育、形成初步规模,显现中心效应等几个发展阶段,是发展壮大自身的一个积累的过程。培育打造“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建设,是加快我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的有效途径。在规划建设中应从区域上来谋划,在独特性上做文章,在高标准实施上严把关,在项目落地实施上下功夫。<br />     培育“六大”功能中心,应从不同区域来谋划。这里所说的“不同区域”分为市域外不同地区和市域内不同区域两个层面。市域外不同地区是指对“六大”功能中心预期吸引、辐射范围。“区域性消费中心”、“区域性医疗养生中心”以及“区域性教育培训中心”应定位于冀东北部及迁安周边(县、市)区域;“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以及“区域性体育中心”应定位于环渤海、环津京乃至更大的区域层面。<br />     市域内不同区域是指“六大”功能中心形态在域内各区域的良性互动,而不是单一地块和区域的独立划分,体现的是规划统筹。比如,在“区域性消费中心”规划建设中,在南市区城市综合体项目基础上,谋划实施汽贸中心,形成现代化标志区哑铃式商业格局。在老市区依托兴安大街地下商业街项目,整合老市区商业业态。在中心城市之外,做大做强现有专业市场,积极培育大区域性消费中心。同理,在培育“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区域性医疗养生中心”等几大中心工作中,均应着眼于全域共同互动打造,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br />     “六大”功能中心项目引进,应从独特性上做文章。天洋集团投资125亿元建设的第四代城市综合体项目已落地实施,投资11亿元的奥体中心正在加紧建设,投资118亿元的滦河生态防洪工程已深入实施,投资8亿元建设的人民医院即将投入使用,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硬件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右岸新城已拉开城市框架,中医医院迁建工程破土动工,“一横三纵”绿网初现规模,南市区金融一条街已入住了农行等金融企业,这些均为培育“六大”功能中心奠定了扎实的前期基础,目前要抓紧按照“六大”功能中心的业态定位,从区域独特性入手,有目的性地寻找如人人乐、上海复旦复华、微软(中国)、中国动漫集团等高端产业和服务业等行业领军的“六大”功能中心的战略合作者,充分利用战略合作者在行业的影响力,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培育功能中心等模式,在周边区域、在相关行业,迅速形成“中心”效应。<br />     “六大”功能中心单体建筑,应从高标准实施上严把关。对“六大”功能中心的单体建筑应坚持突出相关功能中心特点,强化功能中心印象,打造精品城建项目等多方面相互结合。一是要对各功能中心预期人流、车流、物流等进行认真研判,对配套项目的占地规模、地块功能分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等多层面做好规划控制。二是严格对相关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单位执行“甲级资质准入制度”,从源头上确保设计高水平。三是积极邀请业内相关专家参与方案论证和技术审查,确保“六大”功能中心的单体建筑达到突出相关功能特点,强化中心印象,打造精品城建的良好效果。<br />     培育“六大”功能中心,应从项目落地上下功夫。培育“六大”区域性功能中心,应紧密结合“四五”转型攻坚计划的深入实施,要以城市三大板块建设、两轴两带建设、一横三纵绿道建设以及老城区升级改造等建设为平台和载体,下大力气积极推动具有“区域性中心”功能的战略项目落地实施。<br />     一是“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按照立足冀东北、对接津、京、唐、秦、承的目标,重点加速推动四条绿道、龙山公园、佛山公园、长城国家公园以及各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加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聘请专业旅游公司对各旅游项目包装、宣传、推介。同时,积极做好高铁门户区基础设施,并整合开设高铁站至市区、西部山野绿道各景区、北部长城绿道各景区的旅游公交车,从基础上确保“游客下的来,进得去,留得住”。<br />     二是“区域性消费中心”:加快引进高端商业业态,加快推动兴安大街地下商业街项目实施,整合现有商业资源,突出低、中、高专业市场和购物、休闲、娱乐功能设置,尽快形成区域性消费中心雏形。<br />     三是“区域性教育培训中心”:按照做大高教,做强职教培训,做优总部研发的思路,强化对河北联合大学迁安学院和职教中心的支持,引入高端精英教育理念,对接高端产业和企业,用高就业率打造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心。充分利用高端行业领军企业的作用,积极推动微软(中国)、中英低碳科技园、中国动漫集团、正元集团技术研发中心等项目落地,有效带动业内高端培训地转移,形成总部研发培训基地。<br />     四是“区域性医疗养生中心”:加快推动迁建人民医院尽快投入使用,在右岸新城加速迁建中医医院建设速度,启动妇幼医院以及民办医院的改造升级,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要注重医疗资源和生态资源有机结合,在医疗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先进医疗设备优势,注重专家级医务人才引进和培养,创新办医思想,探索“有病医治,无病养生,终年养老”的办医模式,形成区域性医疗养生中心。<br />     五是“区域性体育中心”:奥体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它将是承载此功能的主要载体,应积极与相关机构和文娱界名人合作,适时引进启动国内外专业体育赛事和大型演唱会,通过科学专业的组织和完善配套的服务,在业内形成迁安体育中心印象,为下一步形成中心奠定坚实基础。<br />     六是“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已在南市区规划占地70亩的金融街,重点安排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成功引进天津银行、交通银行等15家金融企业。目前,大多数金融企业迁安总部还不同程度的分散分布,在金融一条街未形成规模,要培育“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势必要整合金融企业迁安总部分散分布的现状,推动金融企业迁安总部在金融一条街形成规模,从形式上形成种类齐全的金融服务中心。<br />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