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裕华区让群众成为文明创建生力军
“创建文明城市,你我同行”、“大家齐心协力,一起争创文明城市”……8月3日上午,省会尖岭小区内,近百名社区志愿者、文明引导员、党员代表、热心群众,郑重地在红色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今年7月24日以来,石家庄市裕华区开展了以“我倡议、我文明、我行动”为主题的“做文明市民,建美好家园”签名活动。短短十来天时间,该区就有8万多名群众通过签名承诺的方式,表达对创建文明城市的支持和积极投身文明创建的决心。
群众是文明创建的主体。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裕华区始终坚持把创建活动扎根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上,让辖区广大群众成为创建工作的生力军。
为了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区不断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区文明委发出《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倡议辖区居民争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争做文明城市的志愿者、争做文明礼仪的传播者。在居民中广泛开展“文明在脚下,文明在手中,文明在身边”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阵地,大力宣传创建活动。同时,通过开展“评选我身边的十大不文明现象”、组织“文明啄木鸟巡逻队”等活动,及时发现并重点解决城市公共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从而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
该区通过志愿者和身边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区文明风尚。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社区志愿服务站40家。今年,该区又开展了首届社区优秀志愿者“百颗星”评选活动,启动了“月评身边好人”活动,进一步浓厚社区“时时、处处、人人”学雷锋行善举的良好氛围。
该区还不断创新载体,开展了“社区拍客”行动等诸多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各社区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身边事、具体事入手,先后建立“家长里短点评台”、“道德众议苑”等社区群众自律组织68个,通过“七嘴八舌说文明”、“道德讲堂”等道德实践活动,实现了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的开展,裕华区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享受到了文明和谐带来的幸福感,也更积极地投入到创建活动中。今年2月,该区开展“评选我身边的十大不文明现象”活动,有4万多名居民投票;开展“征集《社区居民文明自律公约》”活动,有6万名居民参加讨论。截至目前,该区注册志愿者总数达到4万人,并涌现出了被评为“中国好人”的靳国芳等深受群众赞誉的志愿服务品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