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人自制遗像藏8年 用心良苦感动子女
8月5日凌晨,过完此生最后一个建军节,86岁的老军人张立云在和平医院安然离世。儿女们强忍悲痛料理后事,寻找可以做遗像的照片时,发现了藏在相框中的一张黑白照片,尺寸、年龄、神态正好当做遗像。这是张立云8年前就藏好的,如今,虽然他的生命已终止,儿女们仍感受到了老人无尽的爱。
张立云去世后,大儿子张宏齐和弟弟、妹妹匆忙赶回家中布置灵堂。同时寻找可以做遗像的照片,墙上5个相框里5张照片,都是老人穿军装照的,两边的4张是年轻时照的,做遗像显然不合适。中间的一张是彩色的,看上去75岁,面目慈祥,还佩戴着7枚奖章,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尺寸,翻拍成黑白的,就可当做遗像。大家取下这个相框,撬开后面的挡板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一幅黑边照片赫然出现在眼前。照片上的老人约65岁,看上去既精神抖擞,又安详豁达,作为遗像再好不过。更让人惊讶的是,将这张照片放到殡葬公司带来的标准遗像相框内,大小正好,严丝合缝!
张宏齐的妹妹记得,这5幅照片是8年前挂到墙上的,当时曾见到老人自己鼓捣照片,但老人跟谁都没提起过遗像的事。很显然,老人自己制作了遗像,并藏在彩色照片后面整整8年。孩子们推测,老人深知子女都很孝顺,一旦自己病重,肯定忙于医治、照料,无暇顾及这些“身后事”,所以自己制作了遗像。这样一来,既给子女减少了麻烦,又使自己精心制作的照片能如愿以偿当做遗像。从事殡葬服务多年的工作人员,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
昨天(10日),60岁的张宏齐说起老父的良苦用心,泪水满眶,几次哽咽。张宏齐说,父亲21岁入伍,曾任石家庄警备区党委常委、后勤部部长,是位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军人,还把两儿一女都送去当兵。后来,孩子们回地方工作,老人也教育他们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让张宏齐印象深刻的是,老父亲经常把工作、学习、做人的体会写在纸上,交给儿女们和孙辈们保存,每次都解释一番。张宏齐至今仍保存着很多这样的纸片,普希金的名言、延缓衰老的食谱……点点都是父亲的爱。
“胸怀一颗忠勇胆,全凭正气涉艰险。一颗红心为人民,刀山火海勇向前。”这是张立云写的诗,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张宏齐说,他的母亲今年已90岁高龄了,他和弟弟、妹妹会带着父亲的爱,继续孝顺母亲,并把老父的故事讲给子孙听。记者苗静实习生张倩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