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张雪松
张雪松(1973— ),河北省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铝合金厂高级技师,2006年8月入党,大专文化。
作为新一代的知识型技术工人,他始终坚持学习,先后自学了《液压传动》《电力拖动》《数控机床的原理与维修》等专业知识,紧跟国际先进技术步伐,不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备改进攻关,20多次排除各类疑难故障,攻克设备安装设计隐患等8项难题,修复10多项重要设备配件,解决了许多外国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被工友们称为“洋设备的保健医生”。正是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使他跻身一流技师行列,先后多次获得省、市职工技能大赛钳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状元称号。
2005年,磁悬浮铝合金车体制造技术引进初期,他带领的铆钳班被委以高速铝合金车体试制的重任。当时,没有相关的技术资料和相应的设备工具,工人也没有制造经验。他就带领工友们从一个个小的零部件开始,从固定压紧配重,环境温度、湿度,焊接保护气体等10多项参数入手查找原因,进行分步试验调整。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积累了详实的数据,总结出了“调整装配法”和“夹具压紧点多点支撑”的系列组合焊接工艺方法,最终攻克了组焊变形的技术难题,成功完成了首辆高速动车和磁悬浮列车铝合金车体试制任务。同时攻克了连西门子公司都不能生产的流线型动车组司机室制造难关,使我国完全拥有了自主铝合金车体制造核心技术,令德国专家赞叹不已。
在工作实践中,张雪松十分注重团队力量的发挥,把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十多万字的“绝活儿”日志毫无保留的借给工友们看,帮助工友学知识、提技术。他还经常召开班组攻关讨论会、“绝招”演示会,现场“教学练比”,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正是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在了一起,才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他带领的铆钳班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标杆”光荣称号。几年来,他所带领的班组和唐山轨道客车全体职工解决了制约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技术瓶颈,生产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列车,创造了“世界高铁第一速”,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张雪松凭着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直面挑战、勇于开拓的精神,使他在时速3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中,解决了多项世界技术难题,在自身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实现着超越,成为创造“中国速度”的高铁工人排头兵。先后多次荣获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