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科技投入5年翻番 2011年专利申请量达17595件
2011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比2006年增长2.8倍
“以前一天生产8小时就能保证销售需要,现在是24小时不间断生产,还难以满足供应。”近日,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副总经理黄印像往常一样来到车间“亲自督战”。
让黄印和他的同事们“倍感压力”的是药品恩必普,学名丁苯酞。“丁苯酞可以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药物,更是集团依靠自主创新打造的转型之作。”黄印介绍,去年一年丁苯酞为集团创收5亿元。“不仅如此,它还成为我国化学制药领域第一个向国外进行专利授权的药品。”
“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依靠自主创新。”2006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构建创新型河北的决策部署后,科技工作一直被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省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2011年我省专利申请量达17595件,比上一年增长43.05%,是近2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许多像丁苯酞一样的“国内首个”、“世界领先”已锻造成为我省各大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11年6月1日,《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正式施行,首次以地方法规形式,就政府及国有企业的科技经费投入及增长机制提出硬性要求。2011年,我省向作为科技创新“国家队”的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投入资金达3.67亿元。为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我省还设立了初始规模1亿元的省级科技小中型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积极探索专利权质押贷款新模式,进一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重要一环。2011年,全省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达187亿元,比2006年的77亿元增长一倍多,对科技创新的助力作用加快显现。
“通过低压余热等20多项节能减排技术的大规模示范推广,我省众多钢铁企业摘下了‘吨钢能耗高’的老帽子。”省科技厅厅长贾红星说,不仅如此,曹妃甸大钢“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让曹妃甸大钢连夺6项第一;通过研发关键技术,长城汽车突破高压共轨、增压中冷、冷却废气再循环等技术难关,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秦皇岛戴卡兴龙研发出新型镁铝合金车轮和铸旋新工艺、新装备,发展成为世界第一轮毂企业……
瞄准振兴新兴产业,在风电整机方面,我省研发出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在光伏领域,企业自主研发了超薄硅片切割工艺,硅片厚度降至170微米,跃居世界前沿。
调结构、转方式,科技创新成为转型升级的催化剂。与2006年实现增加值288.5亿元相比,贾红星表示,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100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比2006年增长2.8倍;同比增长2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9个百分点,年均增速连续5年超过20%。
链接1:2008年至2011年,我省共争取国家科技资金62.72亿元,实施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力支持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取得植物钙调素、五十米大口径天线等一批标志性重大自主创新成果。至2011年底,我省建起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55个省级高新技术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全省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指标稳居全省开发区前列,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逐步提升。2011年底,经省科技厅会同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578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219家,超10亿元以上的34家。
链接2:全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7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138个。院士工作站6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103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06个。我省目前有“两院”院士15名。进入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4名,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5万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