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市七旬退休职工李有才 51年义务编写板报万余期
踩着板凳、拿着尺子,先用白色粉笔轻轻地在黑板上打好方格,然后再一笔一画地在每个格内写上字,再用彩色粉笔勾边、添花边……7月28日8时,在张家口市高新区沈家屯镇新盛社区探机家属楼前,七旬退休职工李有才正聚精会神地编写板报。这,是他编写的第11553期板报。
头发乌黑,精神矍铄,手脚麻利,初见李有才,看不出他已经72岁。
“编写板报还是在部队里学的呢。”李有才笑着说,只上了4年学的他,16岁就到张家口市探机厂当了工人。1961年,他从厂里被选拔入伍。入伍第4天,他从幻灯片上认识了雷锋,当时恰逢班里挑选编写板报的战士。“如果我出的板报大家都爱看、喜欢看,那不就是在学雷锋吗?”想到这些,李有才向班长毛遂自荐,从此与板报结缘。
字写得不好,他一有时间就练;图画得不好,他有空儿就琢磨;文章写得不好,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在部队的四年半时间里,他光板报就出了一千多期。1965年底,他复员回到原单位,因为有编写板报的特长,就开始负责厂里的板报宣传。厂里历次板报比赛,他总是第一名;市里的首届板报比赛,他还是第一。
2000年,尽管退休了,但李有才仍然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板报。他不仅把单位家属楼的3块板报搞得有声有色,还主动把附近一建公司家属楼的4块板报的编写任务揽了下来。街坊四邻都说,老李是社区里的“板报专业户”。
“老李的板报内容可丰富啦。”老李的邻居兼工友曹贵凑过来跟笔者说,如今老李的板报办出了名气,一些企业、学校常找他去讲课,有小学生也找他学艺。“其实没啥经验,凡事就怕认真。别人写板报是用手写,而我是用心写。”说到办好板报的诀窍,李有才有些不好意思。
曹贵透露说,李有才不仅义务编写板报,还多次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李有才在社区第一个捐款,每天利用板报刊登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情况,动员大家为灾区捐款捐物。
“上联:搬家、搬家,越搬房间越大。下联:感恩、感恩,越感党真英明。横批:共产党好。”李有才说这是他创作的一副对联,近来他刚搬入新居,从最初住16平方米的平房到住50平方米的单位楼房,现在又搬进了90平方米的商品房,居住条件的变化让他感慨万千。“这都多亏党的好政策呀。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把板报编写下去。”李有才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