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邯郸六旬退伍军人建“老兵会馆”

邯郸六旬退伍军人建“老兵会馆”

编辑:迁安信息港   2012-07-31 10:57:00 910阅读

  傅积玉向来访者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记者杨伟广摄

  昨日(30日),邯郸县户村村民傅积玉和几名老战友筹办的“老兵会馆”基本布展完成,并将于8月1日建军节当天正式免费开放。当天下午,记者在邯郸县户村的“老兵会馆”看到,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布置着百余张珍贵的老照片,以及军用茶缸、立功证书等数十件饱含老兵红色情怀的物品。

  军旅岁月

  成病中精神支柱

  今年61岁的傅积玉因脑中风行动不便,但一讲起40年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立刻精神抖擞起来。

  1970年底,19岁的傅积玉光荣参军,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某部警卫一师,担负天安门周边的警卫任务。他和战友们不仅多次参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警卫任务,还担负了军委、政协、国防部、历史博物馆、故宫等国家机关、重要机构、要害部门的警卫任务,也完成了无数次迎送国宾的警卫任务。傅积玉激动地说:“当年,能在天安门前为毛主席站岗放哨,是我们这代人最大的梦想和骄傲!”

  1978年4月,傅积玉退伍回乡,在村里当了支书,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2010年,傅积玉突发脑中风,导致半身瘫痪。养病的日子里,曾经的军旅岁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躺在病床上心里很烦躁,但一想到在部队的日子就来了精神。”

  办老兵会馆寄托军旅情思

  前不久,身体状况大有好转的傅积玉参加了一次战友聚会,他提出开办“老兵会馆”,重温军旅岁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得到战友们的支持。

  傅积玉在自家临街的小饭馆楼上腾出一间房,粉刷一新。随后,20多位老战友纷纷捐献出当年珍藏的老照片与珍贵纪念品。听说老傅要办展馆,远在北京、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老战友也专程到邯郸探视或邮寄物品,河南周口一位叫王海华的老战友还专门送来一张当年他在朱德乘坐的红旗轿车前留念的珍贵照片。

  记者在“老兵会馆”展室看到,南、北、西是三面照片墙,分为《光荣入伍》、《军人风采》、《战斗岁月》、《回乡剪影》、《永久联谊》、《军魂永驻》等六部分。展室中央是一组玻璃展柜,柜子里放着数十件珍贵纪念品。其中有几张“迎宾工作证”,或红色或蓝色,傅积玉说,这几张长方形纸片就是当年北京饭店举办各种宴会的入场证,一般在宴会前一晚才让警卫班确认,宴会当天必须持此证明方可入场。

  傅积玉说,他们那一批去北京卫戍区的河北籍战友共有100多人,如今大家都已年过六旬,办这个“老兵会馆”就是想提供一份感情寄托,让战友间有个交流的平台,他也希望有更多老兵能够提供当年军旅岁月的物品。傅积玉透露,他还打算创办一个网站,联合更多老兵搞慈善事业,在有生之年发挥更多余热。(记者杨伟广)

 

广告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