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编织谎言骗得近20万货款
聪明是好事,可如果聪明不用在正地方,就会害人害己。近日,井陉人王青(化名)就利用自己的“聪明”,设下连环骗局,用如簧巧舌,对每个人都撒下不同的谎言,让他人成为他骗局中的棋子。
其实,王青就是利用人们“急于得利”的心理,让那些本应追着他讨债的人,变成了他的“帮凶”。
设局
目标盯上旧债主
井陉人王青做石墨生意多年,虽然熟悉这个行当,却并未赚到钱,相反,还欠了很多债。为了缓解手头的拮据,王青开始琢磨着设置骗局,弄点钱花,顺便也可以还清那些债主的欠款。
同样做石墨生意的闫先生被王青选为目标。今年已经60多岁的闫先生有一批价值20万元的石墨滞销,正四处寻找买主。此时,石墨的市场价为每吨9500元左右。
虽然多年前王青曾经骗走闫先生一万多元之后消失,但并不影响这次他再次下手。
王青告诉闫先生,自己有销售渠道,可以按每吨10000元的价格帮闫先生卖掉这批石墨,为了表示诚意,自己愿意先交20000元定金。只要合作成功,不仅过去欠的一万多元立即归还,还能帮闫先生大赚一笔。
王青的巧舌如簧再次打动了闫先生,待其同意后,他立刻开始编织起了他的“谎言四部曲”,并最终获得赃款18.4万元。
布局
谎言“四步曲”
第一步,借钱。王青首先来到朋友刘先生家,在此之前,王青拖欠刘先生6000元。他告诉刘先生,自己现在有一笔大生意,只要刘先生肯再借两万元给他,不久之后,新债、旧债就会一起归还。见王青说得“有理有据”,刘先生将两万元交给了王青。
第二步,骗走货物。王青拿着借来的两万元回到闫先生处,见到定金,闫先生同意让王青将货物先运走。
第三步,转移货物。得到闫先生的允许,王青又找到债主张先生和鹿泉的两个朋友兼债主。同样称自己的大买卖做成后就可以立即归还旧债。为了讨回欠款,张先生依照王青的吩咐将20吨石墨运到了鹿泉两处指定地点。
第四步,贱卖货物得现款。待货物转移后,王青立即联系外地客户,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每吨9200元将石墨处理掉,得到货款18.4万元。
破局
骗子利用人“急于得利”的心理
王青用拿到的货款归还了自己一干债主的欠款,其余款项被他揣进腰包玩起了失踪。
再次感觉上当的闫先生立即到栾城县公安机关报案。经侦查走访,警方终于确定了王青藏匿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处。2012年7月13日,王青在北京落网,十几万元现金已被他挥霍一空。
石市公安局建大警务站主任刘恒毅认为,王青之所以能得手,完全是利用了受骗者“急于得利”的心理——闫先生急于高价卖货,其他债主急于收回欠债。
刘恒毅说,其实遇到王青这种“空手套白狼”的骗子,只要不轻信,考察好对方的信誉和实力,而不是见到少量“利益”后就轻易出货就不会上当。至于骗局中的其他人,如果能不为一己私利,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至于充当了骗子的“帮凶”。
评论